2025.10.27 星期一 农历乙巳年九月初七

名人名言

【原文】

江河之水,非一水之源也;千镒之裘,非一狐之白也。

—— 墨子 第一章 亲士

【大意】

长江、黄河的水,不是来自一个源头;价值千镒的裘皮大衣,不是一只狐狸的纯白皮毛做成的。(镒:音益,古代重量单位,二十两或二十四两。裘:皮袍。白:指狐狸腋下纯白的皮毛。墨子以江河、狐裘为喻,表达了积少成多的道理,给人以丰富的启示,人的才能,必定是胸襟广大、虚怀若谷的人善于积累得来的。)


诗一首

赠邻居袁明府

〔唐〕方干

隔竹每呼皆得应,

二心亲熟更如何。

文章锻炼犹相似,

年齿参差不校多。

雨后卷帘看越岭,

更深欹枕听湖波。

朝昏幸得同醒醉,

遮莫光阴自下坡。

钦定四库全书荟要·集部·御定全唐诗 卷 650

【译注】

方干作为晚唐隐逸诗人,其诗多聚焦江南山水与交际生活。此诗中的“越岭”“湖波”暗合其长期隐居会稽(今浙江绍兴)的地理特征,而“文章锻炼”亦反映中晚唐诗人注重炼字琢句的创作风尚。诗中未言及官场琐事,仅以“明府”敬称点明对方身份,更见其淡化世俗地位、追求精神契合的隐士情怀。

这首诗以质朴的语言描绘了与邻居袁明府比邻而居的日常生活,展现了唐代文人邻里间的深厚情谊与隐逸情趣。

首联以“隔竹每呼皆得应”开篇,生动刻画仅一竹之隔的亲密距离,呼应之间尽显默契。“二心亲熟更如何”进一步强调精神层面的投合,超越普通邻里关系。

“文章锻炼犹相似,年齿参差不校多。”颔联写二人诗文风格相近,年龄差距不大。“文章锻炼”暗含共同切磋,雅趣相投,“年齿参差”则淡化年龄界限,突出知音难遇的欣喜,可谓忘年之交。

颈联“雨后卷帘看越岭,更深欹枕听湖波”,表现二人闲景共赏的隐逸之乐。通过“雨后看岭”“更深听波”两个典型场景,勾勒出闲适生活的诗意画面。卷帘看山、欹枕听潮的细节,折射出淡泊名利、寄情山水的共同志趣。

“朝昏幸得同醒醉,遮莫光阴自下坡”,描写二人超脱时光,安然自适的林下生活。尾联以“同醒醉”总结日常相伴之乐,“遮莫光阴自下坡”更以洒脱姿态面对衰老。在晚唐动荡背景下,这种与知己共度岁月的坦然,尤显珍贵。

这首诗语言简淡而意境深远,既有日常生活的亲切感,又蕴含对友情与时光的哲思,堪称唐代田园邻里诗的代表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