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26 星期日 农历乙巳年九月初六

名人名言

【原文】

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

—— 孟子 尽心章句上

【大意】

追求就得到,放弃就失去,所以追求有利于得到,所求得与否在于我。


诗一首

题邻居

〔唐〕于鹄

僻巷邻家少,

茅檐喜并居。

蒸梨常共灶,

浇薤亦同渠。

传屐朝寻药,

分灯夜读书。

虽然在城市,

还得似樵渔。

钦定四库全书荟要·集部·御定全唐诗 卷 310

【译注】

中唐时期,社会动荡加剧,许多文人寻求心灵栖息之地。此诗通过邻里关系的描写,寄托了对“桃花源”式生活的向往,强调在人际交往中守护淳朴本性。这不仅是唐代田园诗传统的延续,更反映了乱世中知识界对于安宁生活的渴望。于鹄在这首诗中用朴素的语言写出了邻里间平淡、和睦、温馨的生活情景。

开篇“僻巷邻家少,茅檐喜并居”,以简练的笔触勾勒出僻静巷陌中茅檐相邻的居住环境。虽然地处偏僻,邻居稀少,但诗人以“喜”字点明与邻居亲密共居的欣慰之情。这种远离尘嚣的质朴生活,为全诗奠定了恬淡自足的基调。

颔联“蒸梨常共灶,浇薤亦同渠”,通过具体的生活场景道出了日常琐事中的深情,展现了邻里间共享灶火、共用渠水的日常生㓉。诗人选取“蒸梨”“浇薤”这类琐事,暗示双方在物质上的互助精神,在亲近平淡中见真挚。

颈联“传屐朝寻药,分灯夜读书”进一步深化情感:清晨分享木屐登山采药,夜晚共灯一同读书,体现了邻里生活的紧密交织,暗含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象征对自然与文化的共同追求。颔颈两联对仗工稳,韵律和谐,强化了邻里生活的节奏感与融洽。

尾联“虽然在城市,还得似樵渔”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诗人虽身居城市,却通过邻里间的淳朴关系,找到了类似樵渔的隐逸之乐。这种境界与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一脉相承,表达了在世俗中守护精神净土的理想。尾联由实转虚,将物质生活的贫瘠升华为精神世界的丰盈,意境深远。

全诗使用白描手法而无华丽辞藻,通过蒸梨、浇薤、传屐、分灯等日常细节,展现质朴生活的本真之美,以浅近的语言构筑了一个充满温情的邻里世界,在琐碎的日常中提炼出人性的良善与生活的诗意。本诗对“邻居”意义的探索至今仍能引发现代人对社区关系与生活本质的思考。

此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展现了邻里间温馨和谐的关系,充溢着闲适与自在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