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23 星期四 农历乙巳年九月初三
名人名言
【原文】
可言也,不可行。君子弗言也;可行也,不可言,君子弗行也。
【大意】
说得出而做不到的话,君子不说;做得到却不能说的事,君子不做。
诗一首
春山夜月
春山多胜事,
赏玩夜忘归。
掬水月在手,
弄花香满衣。
兴来无远近,
欲去惜芳菲。
南望鸣钟处,
楼台深翠微。
【译注】
《春山夜月》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诗人描绘了春山月夜美景,抒发了对山中美景的陶醉与留恋。
“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开篇点题,总领全文。“春山”点明时令和地点,春天的山峦,万物复苏,生机勃勃。“多胜事”写出了诗人在游玩时的见闻和感受。“赏玩夜忘归”表明诗人因沉醉于春山美景而忘记了时间,直至夜晚仍不想回家,为下文作了铺垫。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这是全诗的精华所在,也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诗人俯身掬起一捧清澄明澈的泉水,明月倒映其中,仿佛月亮也被捧在了手中;花丛中漫步,摆弄着花朵,那花香便沾满了衣衫。此句从视觉、触觉、嗅觉多个角度描写,将明月、泉水、鲜花等景物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种空灵、静谧、物我交融的意境,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亲近和热爱,以及在山水间的悠然自得。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上句强调诗人游兴之浓。兴致来了,就不在乎路程的远近,为了欣赏美景可以尽情地游走。“欲去惜芳菲”笔锋一转,诗人游兴渐尽,想要离去,却又对眼前的花草充满了不舍之情。这两句诗细腻地表现了诗人内心的纠结,既被美景吸引而流连忘返,又得面对现实,准备离开,情感真挚动人。
“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诗人向南望去,听到了悠扬的钟声,顺着钟声的方向,只见楼台掩映在一片青翠幽深的山林之中。以景结情余味悠长。钟声增添了山林的幽静,楼台深藏在翠微之中,给人一种神秘、悠远之感,渲染了春山夜晚的宁静与清幽,也暗示了诗人对这种远离尘世、宁静美好的生活的向往,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诗句简洁明快,无刻意雕琢和堆砌,却能生动地描绘出春山月夜的美景。“掬”“弄”等动词表现了诗人的动作和神态,使诗歌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诗中营造出了幽静、空灵的意境,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春山夜晚的宁静与美好。“楼台深翠微”给人以无尽的遐想,使诗歌的意境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