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14 星期二 农历乙巳年八月廿三日

名人名言

【原文】

精神不运则愚,气血不运则病。

—— 荆园小语 申涵光

【大意】

思想不活动、不运用就会愚昧,身体不运动、气血不运转就会生病。


诗一首

行经华阴

〔唐〕崔颢

岧峣太华俯咸京,

天外三峰削不成。

武帝祠前云欲散,

仙人掌上雨初晴。

河山北枕秦关险,

驿路西连汉畤平。

借问路傍名利客,

何如此处学长生。

钦定四库全书荟要·集部·御定全唐诗 卷 130

【译注】

《行经华阴》是唐代诗人崔颢的一首佳作,诗中描绘了华山壮美,以及诗人对名利与长生之思考。

首句“岧峣太华俯咸京,天外三峰削不成。”诗人以华山为引子,展现出其凌霄之姿。太华,即华山,以其高峻险要而著称。它高耸入云,俯瞰咸京(长安),显得威武而庄严。而“天外三峰削不成”则进一步描绘了华山的险峻,仿佛连天上的神仙都难以削成这样的奇峰。诗人对华山的描绘,展现出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同时也为后文的情感抒发做了铺垫。

“武帝祠前云欲散,仙人掌上雨初晴”次句将视角转向了华山脚下的武帝祠和仙人掌。武帝祠是纪念汉武帝的庙宇,而仙人掌指华山南峰上的一块巨石,状如手掌,传说为仙人所留。这两处景点在诗人笔下,被赋予了特殊的象征意义。云欲散,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雨初晴,则象征着希望与新生。这两句诗不仅描绘了华山周边的自然风光,还隐含着诗人对历史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第三句“河山北枕秦关险,驿路西连汉畤平。”诗人进一步拓展了视野,将华山与周边的地理环境相联系。秦关即函谷关,是古代秦国的重要关隘;汉畤即汉代的祭地。这两处地点都与中国的历史和文化紧密相连。诗人通过描绘华山北依秦关之险,西连汉畤之平,展现出了华山在地理上的重要地位,同时也表达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最后两句“借问路傍名利客,何如此处学长生。”诗人将视角转向了路上的行人,即那些追求名利的人们。他向这些行人发出询问,暗示着对名利追求的质疑和反思。而“何如此处学长生”则表达了诗人对长生不老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超脱。这两句诗不仅展示了诗人对名利的淡泊和对长生的向往,也体现了他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总的来说,《行经华阴》这首诗以华山为背景,通过描绘其壮美风光和诗人对名利与长生的思考,展现出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历史的变迁和人生的哲理。诗人崔颢以精湛的笔触和深邃的思考,为我们呈现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和深刻的思考。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而且对人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过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