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10 星期五 农历乙巳年八月十九日
名人名言
【原文】
待小人宜宽,防小人宜严。
【大意】
对待小人宜于宽容,防范小人宜于严厉。
诗一首
夜别韦司士
高馆张灯酒复清,
夜钟残月雁归声。
只言啼鸟堪求侣,
无那春风欲送行。
黄河曲里沙为岸,
白马津边柳向城。
莫怨他乡暂离别,
知君到处有逢迎。
【译注】
从诗中所写来看,韦司士当是路经滑州,渡黄河北去,诗人与州官设夜宴为韦送行。席上分韵赋诗,诗人拈得“城”字,韦司士与诗人为宴上新交。此诗作于滑州,时为开元二十五年(737)春天。
“高馆张灯酒复清,夜钟残月雁归声”,首联写馆舍夜宴。首句点高馆张灯夜宴,酒清香洌,见待客之殷勤;次句连用“夜钟”“残月”“雁归声”三个意象,显示时间之推移与宴席时间之长,渲染浓郁的别离气氛,带有凄清的色彩。
“只言啼鸟堪求侣,无那春风欲送行”,次联点明送别。“啼鸟堪求侣”庆幸自己能够结识韦司士这样的才士。“啼鸟”虽非实写,却关合春天的季候,与下句“春风”一虚一实,正成对应。下句实指韦司士在这美好的春天将要离此继续前行。不说朋辈送别,而言“春风欲送行”,将“春风”人格化,写出了送别的温煦情意,设想新颖而诗味浓郁。上下两句的开头分别用“只言”“无那”二虚词连接,渲染了“乐莫乐兮新相知”的喜悦和乍会旋别的无奈,在流利俊逸的语调中蕴含着浓郁的人情味。吟诵这行云流水般的诗联,眼前会浮现出诗人风流俊赏、神采清逸的形象。
“黄河曲里沙为岸,白马津边柳向城”,腹联想象韦司士行程所经。唐时滑州白马城位于黄河南岸。韦司士离此北去头一站便是白马津渡,故别后首先便写到“黄河曲”“白马津”。此联写景只淡笔轻点,显现出一种天然的风韵,道出了其浑成自然的韵致。
“莫怨他乡暂离别,知君到处有逢迎”,尾联是对韦司士前路的祝愿,反结“别”字。“他乡暂离别”、“到处有逢迎”,说明韦司士此次在滑州是途中暂留,前路尚有逢迎。诗人以体贴的口吻说,“你到处都会受到热情接待与欢迎。”这样的结尾,对韦司士作了热情的赞颂,充满了乐观友好的情调。
全诗感情浓烈,景象开阔,而又一气贯注、别具风致,具有友好色彩和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