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08 星期三 农历乙巳年八月十七日

名人名言

【原文】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 荀子 劝学

【大意】

蚯蚓无锐利的爪子、牙齿与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喝到地下的泉水,这是由于它用心专一。


诗一首

十七夜对月

〔唐〕杜甫

秋月仍圆夜,

江村独老身。

卷帘还照客,

倚杖更随人。

光射潜虬动,

明翻宿鸟频。

茅斋依橘柚,

清切露华新。

钦定四库全书荟要·集部·御定全唐诗 卷 230

【译注】

《十七夜对月》通过描绘秋夜月色,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人生孤寂的深沉感慨,并寄寓了对战乱未息、家国未安的忧思。

首联“秋月仍圆夜,江村独老身”描写诗人时空交织中的孤寂感。诗以“秋月仍圆”开篇,既点明时令,又暗含“月圆人未圆”的对比。诗人身处江村,以“独老身”自况,强化了漂泊无依的苍凉。“仍”字微妙传递出月复一月、年复一年的时光流逝,而自身仍陷于困顿与无奈之中。

颔联营造物我相融的意境,诗中月光与诗人如影随形:“卷帘还照客,倚杖更随人”,拟人化手法赋予月光温情,反衬人世孤寂。

颈联“光射潜虬动,明翻宿鸟频”,以虬动、鸟惊暗喻时局动荡与民生疾苦,光影之间折射出诗人内心泛起的波澜。

杜甫晚年诗作常于个人际遇中寄寓家国之思。尾联“茅斋依橘柚,清切露华新”,看似写景,实则以橘柚的坚韧喻高洁品格,以露华之“新”暗含对生机与希望的渴求,寄托着诗人深沉的家国情怀。全诗在清冷的月色中透出对天下安宁的殷切期盼。

全篇对仗工稳,意象密集而层次分明:由月到人,由近及远,由静至动,最终归于清冷之境。“射”“翻”“依”等动词,精准捕捉光影的动态,字句凝炼,展现了杜甫晚年诗艺的炉火纯青。

此诗延续了杜甫沉郁顿挫的风格,将个人体验与家国命运紧密相连。在皎洁而清冷的秋月光中,诗人既抒发了身世飘零之痛,又暗藏对时局与民生的深切关怀。全诗意境苍茫,语言凝练,是杜甫晚年律诗中融情于景、托物言志的典范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