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04 星期六 农历乙巳年八月十三日
名人名言
【原文】
怨人不如自怨,求诸人不如求诸己得也。
【大意】
埋怨别人,不如埋怨自己,从别人身上找原因,不如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诗一首
早秋
疏雨洗空旷,
秋标惊意新。
大热去酷吏,
清风来故人。
樽酒酌未酌,
晓花颦不颦。
铢秤与缕雪,
谁觉老陈陈?
【译注】
杜牧的《早秋》描写了早秋时节的场景,炎热将去,清风已来,令人顿觉畅快。整个诗意深沉而又优美,成功地表达出对秋天和岁月的惋惜之情。
首联“疏雨洗空旷,秋标惊意新”描绘了一场稀疏的秋雨过后,天空显得格外空旷,初秋的气象令人感到意外的清新。“洗”字写出了雨水的洁净功能,暗示暑气消散后的澄明境界,而“惊”字则生动刻画出诗人对秋意突至的新鲜感和惊喜。
颔联“大热去酷吏,清风来故人”运用拟人手法,将自然现象人格化,表达了诗人对秋天来临的喜悅之情。“酷吏”喻指夏日酷热,而“故人”则赋予秋风以温情,二者形成强烈反差,使抽象的气候变化具象可感。
颈联“樽酒酌未酌,晓花颦不颦”展现了诗人在美好秋光中的细腻情感。诗人端起酒杯想喝,却又停下来,望着将谢的晓花,若有所思。这一联表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大好秋光意味着又老了一岁。
尾联“铢秤与缕雪,谁觉老陈陈”进一步表达了对岁月流逝、青春易逝的感慨。铢秤与缕雪象征着细微之处,而“谁觉老陈陈”则表达了对岁月悄然流逝的无奈。
此诗捕捉了初秋时节的自然景象和人的情感体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诗人通过对秋天的描绘,抒发了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的感慨。诗中将酷暑比作酷吏,将清风比作故人,使诗歌更加生动形象。诗中还运用了拟人手法,赋予自然现象以人的情感,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诗歌的语言简洁而富有表现力,通过对疏雨、秋标、清风、晚花等意象的描写,营造出了一种清新、宁静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