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28 星期日 农历乙巳年八月初七
名人名言
【原文】
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
【大意】
当人们处在生死关头,才能看出友情的忠贞与否;当人们一会儿贫穷,一会儿又富有起来,才能看出友情的深浅;当人们一会儿得势升迁,一会儿又失势贬谪,才能考验出友情的真假。(真诚的友谊只有在一个人地位发生急剧变化时才可以看得清楚。
诗一首
绝句四首 其二
欲作鱼梁云复湍,
因惊四月雨声寒。
青溪先有蛟龙窟,
竹石如山不敢安。
【译注】
此诗作于唐代宗广德二年(764年),杜甫因严武再度镇蜀而再次返回成都草堂。虽然安史之乱已经平息,但诗人仍对时局心存警惕,诗中流露出对安居生活的隐忧。
诗的前两句“欲作鱼梁云复湍,因惊四月雨声寒”写诗人本想修筑鱼梁,却因乌云密布寒雨骤降而迟疑,展现出自然环境的险恶。
“青溪先有蛟龙窟,竹石如山不敢安。”后两句以“蛟龙窟”象征未知的危险,即便是材料充足“竹石如山”,也不敢轻举妄动,反映诗人对动荡时局的隐忧。
本诗表面写溪流湍急、蛟龙潜伏,实则暗喻政治环境的凶险。杜甫虽重返成都草堂,但安史之乱后的局势仍不稳定,诗人内心充满了不安。“不敢安”三字点明诗旨,既指不敢修筑鱼梁,也暗指诗人对自身处境的忧虑。
此诗以景抒情,通过对乌云、寒雨、蛟龙等自然现象的的描写,烘托诗人内心的忐忑不安。“云复湍”“雨声寒”营造出环境压抑的氛围,其语言凝练,意象生动。
这首诗虽短,却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深刻展现了杜甫对现实的不安与对未来的忧虑,体现了其“诗史”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