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27 星期六 农历乙巳年八月初六

名人名言

【原文】

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

—— 老子 德经 第39章

【大意】

贵以贱为根本,高以低为基础。


诗一首

安定城楼

〔唐〕李商隐

迢递高城百尺楼,

绿杨枝外尽汀洲。

贾生年少虚垂泪,

王粲春来更远游。

永忆江湖归白发,

欲回天地入扁舟。

不知腐鼠成滋味,

猜意鹓雏竟未休。

钦定四库全书荟要·集部·御定全唐诗 卷 540

【译注】

公元835年,王茂元拜泾原节度使。公元838年(文宗开成三年)李商隐考中进士,参加吏部博学宏词科考试,受朋党排斥而落选,再回泾源。杨柳婆娑季节,诗人登泾源城头,即安定城楼,纵目远眺,写下此诗。

“迢递高城百尺楼,绿杨枝外尽汀洲”,写登楼即景:登安定城楼,远处绿杨树边的洲渚尽收眼底,感慨由此生发。

“贾生年少虚垂泪,王粲春来更远游”,贾谊献策之日和王粲作赋之年都与作者一般年轻。贾谊上《治安策》,开头有“臣窃惟事势,可为痛哭者一”之语,故谓“虚垂泪”;作者科试而名落孙山,其心境与贾谊上书未售同样萦纡抑郁。王粲避乱荆州依刘表;作者赴泾州入王茂元幕,都属寄人篱下。用两位古人的古事自比当前处境,十分贴切。

“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此句抒发志趣和抱负。作者遭遇虽然困顿,而凌云之志未稍减。江湖扁舟用春秋范蠡典故:范蠡佐越王,“既雪会稽之耻”,“乃乘扁舟,浮于江湖”。意谓早有归隐之志,但等回天撼地之日,头飘白发,身入扁舟。永忆江湖怀淡薄名利之心;欲回天地,抱建立功业之志。两者相成。“永”字表达作者毕生抱负。诗句洒脱遒劲,工力颇近杜诗,与杜甫怀抱相似。

“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雏竟未休”,借庄子寓言自己不屑功名,正告他人不要妄加猜测,既阐明自己无私心杂念,胸次光明磊落,为上面“永忆江湖”句提供有力的论证;又表示对世间一切恶浊蔑视,决不妥协容忍;还尖锐地批判了那些捧住权位不放的禄蠹,对他们尽调侃奚落之能事。

此诗风骨清峻,结构严谨,语句灵活变化,用典方面非常成功。

作者心事,本不可能用片言只字表达,借助庄子寓言,不但足以表露他不汲汲于荣利的高贵品质,又反映他睥睨一切的精神状态,反击了政敌的恶意中伤,用典灵活确切,含蓄锐利,充分发挥了典故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