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22 星期一 农历乙巳年八月初一

名人名言

【原文】

大凡朋友须箴规指摘处少,诱掖奖劝意多,方是。

—— 传习录 卷下 门人陈九川录

【大意】

与朋友相处,彼此之间应少一些规劝指责,多一点开导鼓励,如此才是正确的。


诗一首

芙蓉楼送辛渐二首 其二

〔唐〕王昌龄

丹阳城南秋海阴,

丹阳城北楚云深。

高楼送客不能醉,

寂寂寒江明月心。

钦定四库全书荟要·集部·御定全唐诗 卷 143

【译注】

这组诗共两篇,此为其二,大约作于天宝元年(742年)王昌龄出任江宁丞时。王昌龄于开元二十七年远谪岭南,次年北归,自岁末起任江宁丞,仍属谪宦。辛渐是王昌龄的朋友,拟由润州渡江,取道扬州赴洛阳。王昌龄陪辛渐到润州,在此分手,并写下这两首诗。

这两首诗在时间和情景上是倒叙。第一首诗写的是送别时的情景(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第二首诗写的是头一天晚上在芙蓉楼为辛渐饯别时的情景。由于第一首诗太过优秀而脍炙人口,以致于第二首诗不为多数人知晓。

第二首诗先从“秋海阴”“楚云深”写起,以景起兴。“丹阳城南秋海阴,丹阳城北楚云深。”诗一开头,不避叠词重字,大笔铺写景物,渲染别情。丹阳即润州,在今江苏镇江一带。从润州西北的芙蓉楼眺望,城南城北楚云浓深,秋阴万里,与上一首诗的“寒雨连江”相呼应。楚云深暗示诗人被友人赴洛所引起的失落情绪和对未来的遐想。

开头两句是互文,描写诗人站在丹阳城的高楼上,放眼望去,江水茫茫,烟波浩渺,阴沉沉的云,仿佛像诗人的心情一样沉重。

第三句“高楼送客不能醉”是点题:诗人在高楼为客人饯行依依惜别,心中无限酸楚,以致酒不能尽兴。这里的“不能醉”的“能”字通“耐” ,“不能醉”即“不耐醉”(一喝就醉),诗人写告别酒宴着墨并不多,只用“不能醉”三个字,表达“醉不成欢惨将别”之情,生动感人,意在言外。

“寂寂寒江明月心”,末句宕开写景,以景结情:寒江寂寂,惆怅如不尽之江水;“明月心”应当是“明月愁心寄,随君到洛阳”的省略。

此诗写秋海、楚云、寒江、明月,寓情于景,笔调苍凉,意境开阔。在身遭众毁谤议,在“寂寂寒江”一样的恶劣环境下,尽管倍感孤独和痛苦,但自己仍能保持着明月一般纯洁的心,襟怀坦荡,冷静相对。

此诗为哙炙人口的第一首诗所掩,少为人知。其实两首诗是一气呵成,互相补充,不可分割。第二首诗一样是融情于景,以景结情,同为一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