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20 星期六 农历乙巳年七月廿九日

名人名言

【原文】

书史足自悦,安用勤与劬。

—— 柳宗元 读书

【大意】

阅读史书足以使自己快乐,何必为追求名利而劳碌?


诗一首

法雄寺东楼

〔唐〕张籍

汾阳旧宅今为寺,

犹有当时歌舞楼。

四十年来车马绝,

古槐深巷暮蝉愁。

钦定四库全书荟要·集部·御定全唐诗 卷 386

【译注】

郭子仪是赫赫有名的唐朝一员大将,平定安史之乱,恢复唐室,一身系国家安危二十年,勋劳卓著,被封为汾阳郡王。在他死后四十年封地的旧宅却被改为一座寺庙。张籍到此寺登上东楼,写下了所见所感。

“汾阳旧宅今为寺,犹有当时歌舞楼。”起句点题,说明眼前这座法雄寺即当年汾阳王郭子仪的旧宅。一个“为”字,写尽其变迁,也隐含作者主观的感情评价。下句以转笔承接,由“旧宅”生发而来。“歌舞楼”在,人们尚可借此寄托情思,追思其棨戟高门之荣耀,缅怀其丰功伟绩。“犹有”二字,说明变中之未变,隐含暂慰情思的意味。如果连这个“歌舞楼”也要拆除不存,诗人的目光便要全落空了。所以“歌舞楼”不得不用“当时”二字来勾勒。上句放眼于整体变化,下句收眼于局部未变,从全局中突出部分,感情也由隐到显,由平静到活跃。

“四十年来车马绝,古槐深巷暮蝉愁。”后二句写登楼所见。作者首先感到的是郭子仪死后四十年来的萧条冷落,车马断绝,亲贵无人涉足。暗示当年车马盈门,应接不暇。当年由于权高位重,皇帝恩宠,达官贵人争相趋附,死后谁还为他的丰功伟绩来纪念他呢?“四十年来车马绝”感慨很深,一个“绝”字,是车马之“绝”,更是恩情之“绝”。

“古槐深巷暮蝉愁”尾句写即目所见:巷道深暗,古槐枯立,蝉儿呱噪,此时此景,真使人愁肠郁结,难以名状!萧条暗淡的景象,冷落死寂的气氛全活现了出来。以一“愁”字结束全篇,画龙点晴,成为全部思想感情活动的归宿点,分量很重。

有人说此诗是抒写“富贵不长保之感”。但从全诗情调看,讽刺的对象不是郭子仪,而是唐王朝的统治者。郭子仪历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几朝,军功最大,受的猜忌最多。他死后,住宅竟被改为烧香礼佛的所在,作者讽刺的是唐王朝统治者对功臣的刻薄寡恩的鄙陋行径。郭子仪第宅的变迁,何尝不是唐王朝由盛到衰的变化的一个折射,“愁”字含有时代内容。

全诗一、三句是虚写,交代大范围、长时间中的情事,二、四句是实写,突现眼前景物;一、三句语气轻,二、四句语气重;一、三句感情淡(隐性的),二、四句感情浓(显性的),从而形成虚实相间、轻重相济、浓淡交替的节奏感,表现出诗人内在情绪的起伏流走。情绪的动态过程本身就可以形成艺术张力,满足读者的期待视野。此诗章法格局显示出诗人情绪的自然消涨,本诗的感染力即此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