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17 星期三 农历乙巳年七月廿六日
名人名言
【原文】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
【大意】
只要肯努力去做,就能获得成功;只要肯坚持走下去,就能到达目的地。
诗一首
送李中丞之襄州
流落征南将,
曾驱十万师。
罢归无旧业,
老去恋明时。
独立三边静,
轻生一剑知。
茫茫江汉上,
日暮欲何之。
【译注】
《送李中丞之襄州》又作《送李中丞归汉阳别业》,安史之乱平息不久,刘长卿为李中丞被斥退罢归的不幸遭遇所感而作。
“流落征南将,曾驱十万师”,起句以浩叹发出。“征南将”点明归者以前身份,正是这位南征北战的将军,如今却被朝廷罢斥遣归。“流落”二字融注情感,突发领起,含裹通体,开出下文。此句从眼前事写起,次句叙其人先前军职显要,重兵在握。“驱”意为统率,“十万师”而能驱遣自如,表现其叱咤风云的才干,足见其人不凡。一个“曾”字,深深地荡入雄壮的岁月,饱含唏嘘惋叹。首联今昔对比,叙其身世处境,感慨难以名状。
“罢归无旧业,老去恋明时”,颔联写友人困顿坎坷,仍眷恋朝廷。“罢归”“老去”指出将军“流落”之因,“归无旧业”说明题目的“襄州”,仅家徒四壁而已。也暗示其人一心戎马,为国征战不解营生。两句上二下三,前后转折,顿挫沉郁,有杜诗风神。所谓“明时”实为作者对时局的微词。戎马一生屡树战功的将军却被罢斥,足见朝廷之“不明”。“老去”犹“恋”,使人不能不想起廉颇老矣还希重用的史实,而同情这位被迫退职的军人。
“独立三边静,轻生一剑知”,少壮时独立功勋三边平静,为国不怕牺牲只有随身佩剑知晓。颈联两句荡回过去,承“曾驱”来,追忆将军昔日独镇“三边”,敌寇生畏关塞晏然,有功于国。次句为“一剑知轻生”的倒句。“一剑知”意谓奔勇沙场,忠心可鉴;出生入死,效命疆场也只有随身伙伴(佩剑)知晓。两句字斟句酌,句凝字稳。句子的谓语“静”“知”殿在句后,以示其功业与赤心。
以上六句都可视为挥手别后所思。尾联“茫茫江汉上,日暮欲何之”结到眼前,以实景收束,念及其故居旧业无存,因此有“欲何之”的忧问。既罢归而无所可去,伤其恓惶流落,老而不遇。末尾回首一问,既关合“罢归”句,又与起首“流落”语意相连。日暮苍苍,汉水茫茫,老将白发,归去何方。
沉沉暮色吞去了一片孤帆,茫茫汉江也吞没了诗人关照的疑问,“欲何之”的关注之情也使人思绪波荡,触动读者深切的寻思和悬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