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03 星期三 农历乙巳年七月十二日
名人名言
【原文】
有过必悛,有不善必惧。
【大意】
有了过错一定要悔改,干了坏事必定心怀恐惧。
诗一首
绝句漫兴九首 其六
懒慢无堪不出村,
呼儿日在掩柴门。
苍苔浊酒林中静,
碧水春风野外昏。
【译注】
此诗作于杜甫流寓成都草堂时期(公元761年),时值安史之乱后,诗人生活暂得安宁但仍心怀家国之忧。全组诗以“漫兴”为题,即兴抒写日常闲居中的琐事与心境,聚焦于诗人村居生活的懒散与孤寂。
“懒慢无堪不出村”直抒胸臆,以“懒慢”写其潦倒之态,暗含对世事的疏离与无奈。
“呼儿日在掩柴门”为细节描写,强化隐居的封闭感,柴门象征与外界隔绝。
诗的后两句是“苍苔浊酒林中静,碧水春风野外昏。”“苍苔浊酒”与“碧水春风”对比林中静景与野外昏色,浊酒独饮显出落寞,春风碧水却反衬内心迷茫,以乐景写哀情。
在情感表达方面表面写闲适田园,实则隐含诗人壮志难酬的苦闷。“浊酒”常见于杜甫诗中以遣愁怀,“春风昏”则隐喻时局未明、前途暗淡的忧虑。
此诗语言简朴而意蕴深沉,白描手法勾勒画面,动静结合(林中静/野外昏),以日常细节折射乱世中文人的复杂心绪,体现杜诗“沉郁顿挫”的典型风格。
此诗以浅淡之语写浓重之愁,展现了杜甫草堂诗中“以闲写忧”的独特手法。诗中“不出村”、“掩柴门”的自我封闭,与自然景物的生机形成张力,暗示诗人虽避世却难释怀的矛盾心理。后世评其“漫兴”诗说,“看似随意,实藏深悲”,此首正是以小见大,映射出时代动荡下个体的精神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