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29 星期五 农历乙巳年七月七日

名人名言

【原文】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 论语 雍也篇

【大意】

智者的性格就像水一样不停地活泼灵动,反应敏捷,思想跃进,性情好动。有仁德的人像山一样稳健安静,安于义理,仁慈宽容,不易冲动,性情就像山一样稳重不迁。智慧的人生活快乐,有仁德的人健康长寿。


诗一首

从军行七首 其二

〔唐〕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

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

高高秋月照长城。

钦定四库全书荟要·集部·御定全唐诗 卷 143

【译注】

王昌龄被誉为“七绝圣手”,此诗语言凝练,情感深沉,展现了盛唐边塞诗既慷慨又哀婉的特质。

此诗短短四句,既有音乐、舞蹈的动态描写,又有月色、长城的静态画面,情景交融,堪称边塞诗中的佳作。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诗的前两句以“新声”与“旧情”对比,突出戍边将士的思乡之苦,即便乐曲翻新,仍然难掩离愁。

后二句“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撩乱边愁”既写音乐撩人心绪,又暗含战事未息、归期无望的无奈。接着说,唯见高悬的秋月洒下清辉,映照着绵延的长城。“高高秋月照长城”描绘了秋夜明月高悬照亮长城的景象,象征历史沧桑,传达戍边将士思乡之情与孤独感,融合自然与人文,引发对历史和人生的思考,直观地展现了秋夜的宁静和长城的雄伟。月亮的光辉洒在长城上,营造出一种宏大而静谧的画面。长城作为中国历史的象征,承载着丰富的文化意义,秋月的照耀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历史感和沧桑感。在边塞诗中,这样的景象往往表达了戍边将士的思乡之情和孤独感。他们在艰苦的环境中,面对明月照耀下的长城,心中的愁绪被进一步激发。通过这种自然与人文的结合,诗句传达了对历史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此诗艺术手法是以乐衬哀,欢快的舞乐反衬征人内心的孤寂,强化了边塞诗的悲壮感。

末句“秋月照长城”宕开一笔,将愁思融入苍茫夜景,以景结情,意境雄浑而余味无穷。

此诗短短四句,既有音乐舞蹈的动态描写,又有月色、长城的静态画面,情景交融,堪称边塞诗中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