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07 星期四 农历乙巳年闰六月十四日

名人名言

【原文】

老来疾病都是壮时招得;衰时罪孽都是盛时作得。

—— 明 洪应明 菜根谭 概论

【大意】

一个人年老时的很多疾病,是年轻时不注意保养身体造成的;在气运衰落时恶孽缠身、遭受罪责,那都是在兴盛得意的时埋下的祸根,所以在居高位、处顺境之时,不能不时时谨慎。


诗一首

浪淘沙九首 其四

〔唐〕刘禹锡

鹦鹉洲头浪飐沙,

青楼春望日将斜。

衔泥燕子争归舍,

独自狂夫不忆家。

钦定四库全书荟要·集部·御定全唐诗 卷 28365

【译注】

《浪淘沙·其四》以鹦鹉洲为背景,通过描绘春日黄昏的景色,抒发了游子不归的哀愁和思妇的幽怨。全诗语言简练,意象生动,情感含蓄深沉。

首句“鹦鹉洲头浪飐沙”以动态的笔触描绘了长江鹦鹉洲头的波浪拍打沙岸的景象,既点明地点,又渲染出一种动荡不安的氛围,意象生动,情景交融。“浪飐沙”既写实景,也暗喻人生的漂泊与无常。

次句“青楼春望日将斜”转向人物视角,写一位青楼女子在春日黄昏时分凝望远方,夕阳西下更添几分哀愁。“青楼”在此可能指歌女居所,也暗含孤独等待之意。

“衔泥燕子争归舍,独自狂夫不忆家”,后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强化感情:燕子尚且争相归巢,而“狂夫”(指游子或放荡不羁之人)却毫无归意。这一对比凸显了思妇的幽怨与无奈,也暗含诗人对漂泊生涯的感慨。

全诗未直接抒情,而是通过自然景象与人物行为的对比,含蓄而深沉地传达出思妇的孤寂与对游子的不归之恨。

刘禹锡常以民歌风调入诗,语言质朴却意蕴深远,此诗亦体现了这一特点。

鹦鹉洲在唐诗中常与羁旅、离别相关(如崔颢《黄鹤楼》),此诗或暗含诗人自身被贬谪的漂泊之感。刘禹锡因政治改革失败屡遭贬谪,诗中的“狂夫”或许也有自况意味,表达了对仕途坎坷的无奈。

全诗以白描手法简练的笔触勾勒画面,不事雕琢,却情景交融。 “浪飐沙”“日将斜”等意象,以景衬情,烘托出苍茫萧瑟的氛围,语言通俗自然,带有乐府诗的清新感与民歌风味,但又不失文人诗歌的含蓄。

此诗以鹦鹉洲的浪涛、斜阳下的青楼、归巢的燕子等意象,构建了一幅春日黄昏的思妇图,含蓄地表达了游子不归的哀怨,诗人通过对比与象征,将个人身世之感与普遍的人生漂泊之叹融为一体,展现了其诗歌深沉隽永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