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05 星期二 农历乙巳年闰六月十二日
名人名言
【原文】
计疑无定事,事疑无成功。
【大意】
做事要果断,不能犹豫不决,否则事情就不会成功。
诗一首
浪淘沙九首 其八
莫道谗言如浪深,
莫言迁客似沙沉。
千淘万漉虽辛苦,
吹尽狂沙始到金。
【译注】
唐朝自安史之乱后,气势顿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才人被外放,愤激之际,怨刺之作应运而生。
刘禹锡从京官调到地方官之后作《浪淘沙九首》。此组诗当非创于一时一地。据诗中所涉黄河、洛水、汴水、清淮、鹦鹉洲、濯锦江等,或为辗转于夔州、和州、洛阳等地之作,后编为一组。有学者认为这组诗作于夔州后期,即于长庆二年春(公元822年)在夔州贬所所作。
本诗是组诗中的第八首。全诗逻辑清晰,情感深沉。诗人以生动的比喻和鲜明的对比描绘了人生中的困境与挫折,传达出面对困境应有的坚韧和信念。首句和次句形成对比,一方面揭示了困境的严重性,另一方面又表达了面对困境的决心和信念;后两句则进一步强调了经历磨难的重要性以及最终获得成功的可能性。这首诗押韵工整,用词精准,极富哲理性,展现了诗人在政治逆境中的乐观态度和不屈精神。
刘禹锡因参与“永贞革新”失败而遭贬谪,长期流放于偏远之地。这首诗借淘金的过程比喻人生经历,表达了他虽遭谗言陷害但仍坚信正义终将昭雪的信念。
“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诗的前两句以“浪深”比喻谗言的凶猛险恶,以“沙沉”比喻被贬者的沉沦命运。连用“莫道”“莫言”,表现出对谗言的蔑视和对自身命运的坚定态度,塑造了一个不屈不挠的诗人形象。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后两句以淘金的过程比喻人生的磨砺,强调尽管经历千辛万苦,但最终会洗清冤屈,彰显真金的价值。 “虽辛苦”体现诗人对磨难的清醒认知,“始到金”则充满自信,表明真理终将战胜邪恶。
全诗以淘金为喻,将抽象的政治斗争和人生哲理形象化,使诗歌既生动又深刻。此诗语言通俗明快,富有民歌气息,易于诵读。诗中蕴含“真金不怕火炼”的哲理,激励人们在逆境中保持信念。
刘禹锡虽身处贬谪困境,但诗中毫无颓丧之气,反而充满豪迈与自信。他以“真金”自喻,坚信自己的价值终将被历史认可,体现了“诗豪”的胸襟与气魄。
此诗因其深刻的哲理和昂扬的精神成为千古名篇,其中“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被广泛引用,激励着无数身处逆境的人们。此诗不仅是刘禹锡个人精神的写照,也是对正义与真理的永恒讴歌。它以其鲜明的意象、深刻的哲理和坚定的信念,成为古典诗歌中的不朽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