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29 星期二 农历乙巳年闰六月初五

名人名言

【原文】

好学深思,心知其意。

—— 史记 五帝本纪

【大意】

爱好学习并能深入思考,心里就懂得了其中的意义。


诗一首

题桃花夫人庙

〔唐〕杜牧

细腰宫里露桃新,

脉脉无言度几春。

至竟息亡缘底事,

可怜金谷坠楼人。

钦定四库全书荟要·集部·御定全唐诗 卷 523

【译注】

这首诗大约作于会昌年间。杜牧任黄州刺史时游桃花夫人庙有感,写下此诗。

作者借诗褒扬绿珠坠楼的贞烈,其意在讽刺息夫人面对强权,苟且偷生。不过,表面上是贬挞妇人,其实是抨击与妇人相关的当权者。全诗立论新颖,发人深省,出语含蓄,温柔敦厚而不失讽喻之旨,可谓咏史诗中的佳作。

“细腰宫里露桃新,脉脉无言度几春”,说细腰宫里桃花绽放,一派艳丽清新,思念故国默默无语度过多少冬春,概括了息夫人的故事。“细腰宫”即楚宫,它根据“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的传说翻造,间接指刺了楚王的荒淫,比直言楚宫多一层含意。息夫人的不幸遭遇,根源正系于楚王的荒淫。在楚王的“细腰宫”内,桃花又开了。“桃新”意味着春来,引起下文“几度春”:时光易逝,然而时光又是多么难熬。而“露桃”似暗喻“看花满眼泪”的桃花夫人的娇面。“无言”是本事中的主要情节,“无言”加上“脉脉含情”,形象生动,表达出夫人对故国与故君之思及失身之痛。而在无可诉说的深宫,只有“无言”的桃花可作她苦衷的见证。两句中桃花与桃花夫人,景与情,难解难分,水乳交融,意境优美,诗味隽永。

“至竟息亡缘底事?可怜金谷坠楼人!”后两句是说,到底息国灭亡究竟是因何事?可怜金谷园中那殉情的绿珠这坠楼人!诗人似乎要对息夫人一掬同情之泪了。然而第三句突转,由脉脉含情转为冷冷一问,那不过是欲抑先扬罢了。“至竟息亡缘底事?”这一问是对息夫人内心创伤的深刻揭示,这一点在息夫人对楚王问中原有所表现:“看花满眼泪,不共楚王言。”(王维:《息夫人》)

末句从对面着墨,引出另一个女子,即晋代豪富石崇家的乐妓绿珠。其事与息妫颇类,但绿珠对权势的反抗刚烈,相形之下息夫人只见懦弱。这里既无对绿珠的一字赞语,也无对息妫的一字贬词,只是深情一叹:“可怜金谷坠楼人!”褒贬俱在其中。直接对一位古代弱女子进行指斥也不免过苛。诗人把指责转化为对于强者的赞美,不但使读者感情上容易接受,也使诗意升华到更高的境界。它意味着:软弱的受害者诚然可悯,但不及敢于以死抗争者令人钦敬。因此,此诗对人所熟知的息夫人故事重作评价,其见解新异独到,又不显露讥刺,饶有唱叹之音,富于含蓄之美,所以此诗可称为咏史绝句的范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