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07.23 星期三 农历乙巳年六月廿九日
名人名言
【原文】
不疾学而能为魁士名人者,未之尝有也。
【大意】
不经过勤奋的学习而能成为学识渊博的贤士圣人,自古以来就不曾有过。
诗一首
送魏大从军
匈奴犹未灭,
魏绛复从戎。
怅别三河道,
言追六郡雄。
雁山横代北,
飞塞接云中。
勿使燕然上,
惟留汉将功。
【译注】
此诗一改送别诗时的儿女情长、凄切悲苦,而是激励友人立功沙场,抒发了作者的慷慨壮志。
首联“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用汉代威镇敌胆的骠骑将军霍去病“匈奴未灭,无以家为”的典故,抒发了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读来震撼人心。又把春秋时消除边患的晋国将军魏绛比作朋友魏大,鼓励友人御边保国,建功立业。
颔联“怅别三河道,言追六郡雄。”“三河道”概指在都城长安送客之地。“六郡”,专指西汉时在边地立过功的赵充国。这两句虽有分别的惆怅,但气概十分雄壮:为国效命责无旁贷!要像汉代号称六郡雄杰的赵充国那样去驰骋沙场,杀敌立功。
颈联“雁山横代北,飞塞接云中”,写魏大从军所往之地。一个“横”字写出雁门山地理位置之重要;一个“接”字,点明飞狐塞遥接云中郡。位置重要,山隘险峻,可见魏大此行责任重大。
尾联“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和开头二句遥相呼应。诗人用东汉时的车骑将军窦宪大破匈奴单于,登上燕然山,刻石纪功而还的典故,再次激励友人,希望他将大唐将士的赫赫战功也刻在燕然山上。
全诗充满了奋发向上的精神,感情豪放激扬,语气慷慨悲壮,有气壮山河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