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19 星期六 农历乙巳年六月廿五日

名人名言

【原文】

老去自觉万缘都尽,那管人是人非;春来倘有一事关心,只在花开花谢。

—— 明 陈继儒 小窗幽记 集景篇

【大意】

老年的时候自然会觉得万种尘缘都了断了,哪还管什么人世间的是是非非;春天来了,如果还有一事要关心的话那就是只在乎花开花谢。 此句道出了老者对世事的淡然与超脱,不再纠结于人际纷扰,只关注自然的更迭。花开花谢间,尽显生命之美,亦是老者心境的写照。


诗一首

宿龙宫滩

〔唐〕韩愈

浩浩复汤汤,

滩声抑更扬。

奔流疑激电,

惊浪似浮霜。

梦觉灯生晕,

宵残雨送凉。

如何连晓语,

只是说家乡?

钦定四库全书荟要·集部·御定全唐诗 卷 343

【译注】

贞元二十一年(公元805年)正月,唐德宗李适(音括)死,唐顺宗李诵即位,大赦天下。韩愈遇赦北上,离开阳山(在今广东)途经龙宫滩时见其景险奇,触景生情便作了此诗。

该诗前四句是写龙宫滩之险奇:“浩浩复汤汤,滩声抑更扬。奔流疑激电,惊浪似浮霜。”浩浩荡荡的流水,在滩头时抑时扬,奔驰的流水令人觉得是闪电划过,惊起的白浪是浮霜一般洁净。

颈联“梦觉灯生晕,宵残雨送凉”,则是诗人触景生情,景心互动,产生了共鸣。特别是“宵残雨送凉”之句,天将破晓,可还是淅淅沥沥地下着小雨,小雨送凉。这个“凉”字在此既是写实又是写感。阳山是山区,气候宜人,加之龙宫滩这个特殊之地,又是“宵残”之时,确实是个地道的“凉”。再者,诗人含冤遭贬阳山一年之多,满腹的委屈和压抑,平时犹如一把无名之火,燃烧在心头,始终焦躁不安。今幸遇大赦,当然自觉“凉”在心头了。这一个“凉”字写活了诗人独享的快意。

最后:“如何连晓语,只是说家乡?”此景此地,此时此情,一旦梦醒,自然心情激动,睡意全无,打开心的话匣,滔滔不绝直说到天亮,说的尽是河阳老家(今河南省焦作市孟州),是他最为思念的地方。该诗另一半想必是他回朝后,要大展宏图,实现他不懈追求的宏愿。

此诗写尽了水势之浩荡,波涛之汹涌,惊涛令人如闻狮吼,骇浪激流快如闪电。就连经验丰富、见过无数大风大浪的船老大,对此情景也不敢掉以轻心。此诗写出了龙宫滩一泻千里水猛涛扬的壮阔画面;真切地表现出了诗人当时那遇赦北上、喜途待命的欢乐之感和急于返乡的迫切心情。该诗情景相融浑然一体,主题明朗语序流畅,是历代诗词中一枝独秀的奇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