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16 星期三 农历乙巳年六月廿二日

名人名言

【原文】

势利人装腔做调,都只在体面上铺张,可知其百为皆假。

—— 清 王永彬 围炉夜话 第79则

【大意】

势利的人都喜欢装模作样,只知道在表面上铺张,由此可以看透他所作所为都是虚假的。


诗一首

送郑十八虔贬台州司户伤其临老陷贼之故阙为面别情见于诗

〔唐〕杜甫

郑公樗散鬓成丝,

酒后常称老画师。

万里伤心严谴日,

百年垂死中兴时。

苍惶已就长途往,

邂逅无端出饯迟。

便与先生应永诀,

九重泉路尽交期。

钦定四库全书荟要·集部·御定全唐诗 卷 225

【译注】

这是一首饱含深情的七律,表达了对好友郑虔被贬的愤慨与哀痛。郑虔乃杜甫挚友,以诗、书、画“三绝”著称,一生坎坷。安史之乱,他被叛军掳至洛阳,被迫接受伪职,但暗中仍忠于唐廷。然而,洛阳收复后,肃宗却以“陷贼”罪名将其贬至台州(今浙江临海)。杜甫对此深感不公,因未能当面送别,写下此诗以抒愤懑。

首联“郑公樗散鬓成丝,酒后常称老画师。”“樗散”典出《庄子》,喻郑虔如无用之木,暗示他本无政治野心。“鬓成丝”突出其年老,“老画师”嘲其身份,进一步强调他无害于朝廷。

颔联“万里伤心严谴日,百年垂死中兴时。”“万里”写贬谪之远,“严谴”直指朝廷处罚过重。“垂死中兴”形成强烈对比:国家刚复兴,郑虔却濒临死亡,讽刺肃宗苛待忠臣。

颈联“苍惶已就长途往,邂逅无端出饯迟”,写郑虔仓促上路,杜甫始料不及,未能送别,表达内心遗憾与无奈。

尾联“便与先生应永诀,九重泉路尽交期”,预感此生难再相见,只能期待黄泉重逢,情感沉痛至极。

前人评此诗“从肺腑流出”,“一片血泪”。“万里伤心”“九重泉路”等句字字含泪,表达感情真挚,直抒胸臆。诗人以“中兴”与“垂死”、“严谴”与“无罪”,形成强烈反差,以对比和递进手法层层推进,增强批判力度。

此诗用典含蓄深刻,“樗散”借《庄子》典故,既写郑虔的“无用”,又暗讽朝廷不识人才。

全诗围绕“伤其贬谪”展开,首联铺垫,颔、颈联深化,尾联收束,情感脉络清晰。结构严谨,一气呵成。

杜甫忠于唐王朝,但并不盲目颂扬朝廷,而是仗义执言,为友人鸣不平。这种“不违心、不阿谀”的态度,展现了诗人的品格。此诗是杜甫对挚友的深情告别,更是对朝廷不公的控诉,其感染力“可使暑日霜飞,午时鬼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