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13 星期日 农历乙巳年六月十九日
名人名言
【原文】
得不为喜,去不为恨。
【大意】
得到了不过分欢喜,丢弃了也不觉得遗憾。
诗一首
送杨氏女
永日方戚戚,
出行复悠悠。
女子今有行,
大江溯轻舟。
尔辈苦无恃,
抚念益慈柔。
幼为长所育,
两别泣不休。
对此结中肠,
义往难复留。
自小阙内训,
事姑贻我忧。
赖兹托令门,
任恤庶无尤。
贫俭诚所尚,
资从岂待周。
孝恭遵妇道,
容止顺其猷。
别离在今晨,
见尔当何秋。
居闲始自遣,
临感忽难收。
归来视幼女,
零泪缘缨流。
【译注】
诗人的长女要出嫁,他的心情异常复杂,遂写此诗。当时韦应物在滁州(今安徽滁州)任刺史。诗人早年丧妻,留下两小女相依为命,父女感情颇深。此诗是父女情的白描,是真性情的流露,令人读来感伤不已。
开头点明女儿将出嫁之事:女儿夫家路途遥远。念及女儿幼年丧母,自己一身兼父母之慈爱,当此离别之际心中甚为不忍。然而女大当嫁,天经地仪。诗人忍痛告诫女儿到了夫家,要遵从礼仪孝道,勤俭持家,这是对女儿的一片殷殷期望。
送女出行万千叮咛;怜其无恃,反复诫训。诗人早年丧妻,因为对亡妻的思念,对幼女自然更加爱怜。在长女出嫁之时,自然临别而生感伤之情。诗中说幼女与长女“两别泣不休”,其实父女之间也是如此。作者没有多写自己的感受,而是把更多的笔墨用于谆谆教导和万般叮咛:“自小阙内训,事姑贻我忧。赖兹托令门,任恤庶无尤。贫俭诚所尚,资从岂待周。孝恭遵妇道,容止顺其猷。”诗人强忍泪水说完这些,送走女儿才发现自己还是控制不了自己,只能与幼女相对而泣。一个情感复杂、无可奈何的慈父形象跃然纸上。
全诗情真语挚,至性至诚。慈父之爱,骨肉深情,令人感动。“贫俭诚所尚,资从岂待周”两句,可作为嫁妆的千秋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