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09 星期三 农历乙巳年六月十五日

名人名言

【原文】

一信字是立身之本,所以人不可无也

—— 围炉夜话 第六则

【大意】

“信”字是立身处世的根本,所以只要是人,都不可没有信用。


诗一首

凝碧池

〔唐〕王维

万户伤心生野烟,

百僚何日更朝天。

秋槐叶落空宫里,

凝碧池头奏管弦。

钦定四库全书荟要·集部·御定全唐诗 卷 128

【译注】

此诗作于唐肃宗至德元载(公元756年)八月,写的是安史之乱时期发生在凝碧池的事情。安禄山在凝碧宫和他的部下宴饮,一位宫廷乐师忍不住内心的悲愤在演奏中把乐器摔碎,向着唐玄宗的方向伤心大哭,而被残忍杀害。

安禄山攻入长安,唐玄宗仓皇逃往四川,王维没来得及逃而被俘。因其诗名很大,安禄山派人把他迎到洛阳,拘在菩提寺,不管他答应不答应,给他安排了一个官职。好友裴迪来探望他,说了凝碧宫发生的惨事,王维听了悲痛万分,挥笔写下这首诗。

这首诗逐层描写国破之哀,堪称动乱时代的实录。诗人以低沉呜咽的语调倾诉其不幸又无奈的心境,充满悲愤与哀痛之情。

首句“万户伤心生野烟”哀民生凋敝,宫室遭难,满目烟尘,描写战火纷飞的凄凉景象。

次句“百僚何日更朝天”哀盛世之不再,天子蒙难,百官流离,仓皇失主,诗人忘不了那刚刚逝去的“盛唐气象”,那安宁富足的开元盛世。但盛世不会再来了,诗人对崇高美好的景仰中混和着感伤。这不仅是对一个李姓王朝的眷念,也是对历史上未曾有过的高度文明的留恋,是对一个文化断层的哀悼。

“秋槐叶落空宫里”第三句哀宫室之荒芜:唐代宫中多植槐树,如今人去楼空,玉阶蒙尘,秋风瑟瑟,百树凋零,一派冷清凄凉景象。

前三句写不幸,第四句“凝碧池头奏管弦”,则笔触一转,写乱贼之“庆幸”,他们狂妄自得,宴饮庆祝,在人民的泪光和诅咒中寻欢作乐,字里行间充满了悲愤与哀痛。

这首诗是动乱时代的实录,苦难心灵的低吟。诗人天性软弱且又陷身贼手,因此诗作没有采取激烈的语词来大胆指斥叛贼,而是以低沉的语调倾诉了一种哀其不幸又无可奈何的心情,辣味不足,温婉有余。

此诗充溢着亡国的悲痛和思念朝廷之情。至德二载(公元757年)唐军收复两京,肃宗自凤翔还长安,凡作过伪官的都以六等定罪,而王维则因为这首“凝碧池”诗得到过肃宗的嘉许;再加上弟弟王缙平乱有功,请求削官为兄赎罪,得到特别宽恕。由此可见此诗在当时影响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