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06 星期日 农历乙巳年六月十二日

名人名言

【原文】

不与人争得失,惟求己有知能。

——清王永彬 围炉夜话第120则

【大意】

不和他人去争名利上的得与失,只求自己能够具有智慧与才干。


诗一首

九日

〔唐〕李商隐

曾共山翁把酒时,

霜天白菊绕阶墀。

十年泉下无人问,

九日樽前有所思。

不学汉臣栽苜蓿,

空教楚客咏江蓠。

郎君官贵施行马,

东阁无因再得窥。

钦定四库全书荟要·集部·御定全唐诗 卷 541

【译注】

此诗约作于唐宣宗大中三年(849)。这年重阳节,李商隐去拜访好友令狐楚的儿子令狐绹,恰好他不在家。此前,李商隐曾多次向身居高位的令狐绹陈诉旧情希望得到提携,皆遭冷遇。感慨之余,李商隐题此诗于令狐绹家厅内,借重阳酒兴,怀念恩师令狐楚,表露对令狐绹不满。

“曾共山翁把酒时,霜天白菊绕阶墀”,诗人忆及与令狐楚共饮,霜天白菊绕阶墀,对自己的赏识栽培宛然犹在。白菊是令狐楚的最爱,亦是节令之物,诗人触景思人,怀念之情,溢于言表。诗人以“霜天白菊”自况极为精切。

“十年泉下无人问,九日樽前有所思”,此联怀念令狐楚又兼为诗人今日之遭际感伤不已。友人十年泉下消息全无,今日重阳诗人独自把酒,恍如隔世,思绪繁冗。“有所思”既缅怀令狐楚厚遇栽培,亦怨恨令狐绹不念旧情。今昔相形,父子对比,不能不益增感慨,统于沉思默想之“有所思”一语中,语淡情深,含蓄有味。

“不学汉臣栽苜蓿,空教楚客咏江蓠”,此联埋怨令狐绹的冷遇。上句借汉张骞事喻令狐楚能吸引人才,而“不学”二字伤心令狐绹不肖乃父。下句承上言,以“楚客”自喻,行吟泽畔“咏江蓠”以终朝夕。两句双关之意显然,用典巧妙。

“郎君官贵施行马,东阁无因再得窥”尾联寓悲凉于蕴藉,感叹令狐绹之官贵,门施行马,而己被拒于门外,再也受不到昔日的礼遇。两句透出诗人内心忧郁,但仍希望令狐绹能回心转意接纳自己。

此诗是诗人借重阳节把酒之兴,怀念恩师令狐楚,同时也表露出对恩师之子令狐绹的不满,写得含蓄空灵,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