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01 星期二 农历乙巳年六月初七
名人名言
【原文】
有过则改之,未萌则戒之。
【大意】
有了过错就要改正,错误还没有萌生就要小心警惕。
诗一首
湘中
猿愁鱼踊水翻波,
自古流传是汨罗。
蘋藻满盘无处奠,
空闻渔父扣舷歌。
【译注】
贞元(785-805)末年韩愈官监察御史,因关中旱饥,上疏请免徭役赋税而遭谗,被唐德宗贬到偏远的广东阳山县当县令。诗人来到汨罗江本是为凭吊屈原而一泄心中的郁闷,然而就是在这里也未能得到感情上的慰藉,于是有感而发,写下此诗。
前两句“猿愁鱼踊水翻波,自古流传是汨罗”写诗人在政治上突如其来的打击,在诗人心底激起了无法平息的狂澜,从而形成了诗中突兀动荡的气势,语调拗折,句法奇崛。这里诗人运用倒装句法,突出了山猿愁啼,江鱼腾踊,湘波翻滚,一派神秘愁惨的气氛,描写诗人哀愤的心境。首句中又连用“猿”、“鱼”、“踊”等声母相同的双声字相间,以急促的节奏感来渲染诗人激动不平的心声。因而,诗人虽然没有直抒见到汨罗江时所引起的无穷感慨,却自有不尽之意溢于言外。
后两句“蘋藻满盘无处奠,空闻渔父扣舷歌”借屈原跟渔父相遇有感而歌的故事,感慨自己就像当年的屈原,那悠闲的歌声似乎永远在嘲弄着一代代执着于改革政治、不肯与世同流合污的志士仁人。这里暗用楚辞《渔父》的典故,情景交融,浑成无迹,构成清空孤寂的境界,与前两句激切哀愁的气氛在对比中达到高度的和谐,生动地表现了诗人面对茫茫水天,怅然若失的神情,含蓄地抒发了那种无端遭贬的悲愤和牢骚。
全诗不写与屈贾同病相怜之苦,而是写英魂无处凭吊之情。不正面用典,而是以神秘空灵的意境烘托心头的迷惘惆怅,深刻地表现了世无知音的寂寞悲凉。
全诗寓激愤哀切之情和刚劲跌宕之势于清空的意境和深长的韵味之中,将探怪求新的特点和传统的表现方法揉为一体充分体现了韩愈在艺术上的创新精神和深厚造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