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6.28 星期六 农历乙巳年六月初四
名人名言
【原文】
图匮于丰,防俭于逸。
【大意】
在物资丰富的时候,就要为缺乏时谋划;在安逸的时候,就应该想着节俭。
诗一首
齐安郡晚秋
柳岸风来影渐疏,
使君家似野人居。
云容水态还堪赏,
啸志歌怀亦自如。
雨暗残灯棋散后,
酒醒孤枕雁来初。
可怜赤壁争雄渡,
唯有蓑翁坐钓鱼。
【译注】
此诗是杜牧任黄州刺史时所作。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齐安郡晚秋的景色,景中融入了复杂的情感,既有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又有壮志未酬的感慨和对世事变迁的喟叹。
“柳岸风来影渐疏,使君家似野人居”,开篇描绘了一幅秋景图。秋风拂柳岸,柳影渐稀疏。“使君家似野人居”,将其住所比作山野人家,暗示居所冷清,反映出诗人的孤独与寂寞。他远离政治中心,在这偏远之地任职,如同置身于山野,无人问津,为全诗奠定了孤寂、落寞的基调。
颔联表达了自我慰藉与矛盾:“云容水态还堪赏,啸志歌怀亦自如”。表面上看,诗人在欣赏云和水,认为这些美景值得观赏,其实是诗人在困境中的一种自我慰藉。他身处黄州,抱负无法实现,但又不甘于沉沦,试图从自然美景中寻找乐趣,以放声长啸、高歌来排解内心的郁闷。这看似洒脱的表述,实隐藏着他壮志难酬的无奈。
颈联描写其孤独凄凉之感:“雨暗残灯棋散后,酒醒孤枕雁来初”。秋雨使环境变得昏暗;残灯摇曳更增添了几分寒意。棋友散去,只剩下诗人一人,在孤独中醒来,孤枕难眠。此时又传来大雁的声音,象征着游子的思乡之情与漂泊之感,衬托出诗人的孤寂和凄凉。诗人借景抒情将自己的孤独寂寞融入到这凄凉的秋夜景象之中,使读者能深刻感受到他内心的痛苦。
尾联感慨世事变迁:“可怜赤壁争雄渡,唯有蓑翁坐钓鱼”,诗人由眼前的秋景联想到历史上的赤壁之战。赤壁是三国时期英雄豪杰争雄之地,何等壮观辉煌。如今,曾经的争雄之地已不复当年的热闹与喧嚣,只有一位蓑翁在那里垂钓。今昔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感慨,也暗示了自己空有抱负,却只能像蓑翁一样,在这偏远之地虚度光阴,无法在历史的舞台上一展身手,进一步深化了全诗壮志未酬的主题。
诗中,诗人巧妙地将自然景色与自己的情感融合一起。通过柳影、云容、水态、秋雨、残灯、大雁等秋景,烘托出孤独、寂寞、凄凉的心境,使情感的表达更加含蓄、深沉。
尾联将赤壁之战的辉煌与如今的冷清对比,突出了世事的无常和历史的沧桑巨变,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此诗展现了晚秋的独特魅力,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