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25 星期日 农历乙巳年四月廿八日

名人名言

【原文】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

——宋 苏轼:送安惇秀才失解西归

【大意】

已经读过的书还要不厌其烦地经常阅读,只有反复诵读深入思考,你才能真正领悟其中的道理。


诗一首

读书

〔唐〕皮日休

家资是何物,

积帙列梁梠。

高斋晓开卷,

独共圣人语。

英贤虽异世,

自古心相许。

案头见蠹鱼,

犹胜凡俦侣。

钦定四库全书荟要·集部·御定全唐诗 卷 608

【译注】

《读书》表达了诗人对书籍的热爱以及从读书中获得的独特感悟和乐趣。

首句“家资是何物,积帙列梁梠”,开篇自问自答,提出家中最宝贵的财产不是金银财宝,而是满屋子的书籍。通过描述书籍堆满房屋直到梁檐,强调了书籍数量之多,凸显诗人对书籍之珍视。此联点明主题,奠定了全诗以书为贵的基调,引发读者对诗人为何如此看重书籍的好奇,为后文阐述读书的意义和乐趣做好铺垫。

次句“高斋晓开卷,独共圣人语”:在环境优美的书斋中,清早打开书卷,仿佛独自与古代圣人对话。这里的“圣人”指的是古代的贤哲等,诗人通过“独共圣人语”描绘出一种静谧而神圣的氛围,体现出读书可以让人跨越时空,与古人的智慧相接,展现诗人对读书的热爱以及读书时的沉醉状态,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在读书中获得的精神满足与心灵启迪,从侧面烘托出书籍的魅力和价值。

“英贤虽异世,自古心相许”,是说才华出众的贤者虽然身处不同时代,但他们在精神上是相互赞许的。此句表明诗人通过读书,能感受到古今英贤在精神上的共鸣,即便时代不同,也能心意相通。此联深化了读书的意义,不仅能获取知识,还能跨越时空与古人建立精神上的联系,在读书中找到认同感,体现了文化传承的力量。

尾联“案头见蠹鱼,犹胜凡俦侣”:皮日休将书中的蠹鱼比作读书人的亲密伴侣,说是“犹胜凡俦侣”,意思就是,他觉得见到了书虫比见到平凡庸的同伴还要高兴。

此诗通过对比,突出了书籍在诗人心中的地位。他以夸张的手法强调了对书籍的痴迷和热爱,书籍已然成为他最重要的伙伴和精神寄托,进一步强化了全诗的主题。

总体而言,此诗以质朴的语言和真挚的情感,生动地描绘了读书的体验和书籍对于人的重要意义,对后世倡导读书和尊重知识起到了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