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08 星期二 农历乙巳年三月十一日
名人名言
【原文】
人固未易知,知人亦未易也。
【大意】
真正了解一个人很不容易。提醒人们在人际交往中应保持谦逊谨慎,不要轻易对他人下结论。
诗一首
柳州二月榕叶落尽偶题
宦情羁思共凄凄,
春半如秋意转迷。
山城过雨百花尽,
榕叶满庭莺乱啼。
【译注】
永贞元年(805),柳宗元参与以王叔文为首的革新运动,失败后被贬为永州司马。元和十年(815)三月, 柳宗元再次被贬,任柳州刺史,同年六月到达。柳州处荒僻之地,气候远异于北方。诗人在其中某年的二月创作此诗以抒怀抱。
此诗写于柳州刺史任上。时当二月,一场暴风雨洗劫了百花,送走了春色。这对过着谪居生活的诗人,无疑是一种精神打击。哀凉的心绪触发了他的诗思。
“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起句直抒胸臆。长年游宦,远离故土与亲人,旅途漂泊的艰辛,有谁能不动心动情呢?屡遭贬谪,心情理当加倍沉重。“共凄凄”表现了作者此时的心态。“宦情”之苦与“羁思”之深,叠相撞击,要寻求解脱而又无奈。当他目睹了已经过去大半的春光,这种情绪愈趋沉重了。“春半如秋”,写出一种常人不曾有的独特感受,的确是心中之情相互感应的凝结品。“意转迷”三字,则就“春半如秋”作承转,极言意绪的迷乱烦恼。
三、四句偏重叙事描写。说“山城过雨”,人们还难于体味这场雨的份量和内涵,故补写了“百花尽”三字。此句遥扣题面,把第二句“春半如秋”四字落到实处,引出末句:“榕叶满庭莺乱啼”。经此暴风雨洗劫,那些百年老榕叶落满庭。此等情景令诗人伤心,莺啼之声又格外增添了一重伤感情绪。“乱”字分明是诗人心烦意乱的精神状态的真实反映。
此诗写景肃杀萧条,写情凝重深沉。二月春光正浓之际反呈现百花凋零、榕叶满庭的暮秋景象,激起诗人一片宦情羁思,其构思立意均不同常态,而遣辞造语又极平淡,是诗歌艺术的极高境界。这种作品往往“发纤秾于古简,寄至味于淡泊”(苏轼语),咀嚼久之,才得其真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