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03 星期四 农历乙巳年三月初六

名人名言

【原文】

慎于言者不哗,慎于行者不伐。

—— 汉 韩婴

【大意】

说话谨慎的人不会哗众取宠。行为检点的人不会自我吹嘘。


诗一首

寒食寄京师诸弟

〔唐〕韦应物

雨中禁火空斋冷,

江上流莺独坐听。

把酒看花想诸弟,

杜陵寒食草青青。

钦定四库全书荟要·集部·御定全唐诗 卷 188

【译注】

此诗写在唐德宗贞元二年(786年)或三年江州刺史任上。当时诗人遇上了寒食节,孤独思乡之情更甚,于是便即兴写下了此诗。

“雨中禁火空斋冷”,首句写景,突出一个“冷”字:“雨中”是天气之冷;“禁火”是节令之冷;“空斋”是旅居之冷。寒食禁火,万户无烟,本已足够萧索,更逢阴雨,又在空斋,再加气候与心情的双重清冷,层层叠加,写足了环境气氛,令人倍感萧索与凄冷。

次句“江上流莺独坐听”还是写景,关键在一个“独”字:“江上”是春潮涌动的春江;“流莺”是自由翻飞、悦耳欢啼的黄莺,与上句所写的萧索景象截然不同,充满生机,令人振奋愉悦。在本句中却用一个“独”字又折转回来,在多层次中更显曲折。再美好的景象,独看独听反而更添寂寞和惆怅。两句合起来,对第三句的“想诸弟”起了层层烘染、反复衬托的作用。

第三句“把酒看花想诸弟”,直抒胸臆,既点题又说明了前两句诗人倍感冷寂孤独的原因,自然过渡到结句的想象。一边喝酒,一边赏花,不是游春时的闲适畅饮,而是孤寂难耐的排遣。“借酒消愁愁更愁,泪眼观花花不语”,无可奈何的自宽自慰,流露出无尽的落寞与惆怅。

“杜陵寒食草青青”,结句联想,又是写景,诗人宕开诗笔,寄想象于故园的寒食景色,进一步托出“想诸弟”之情,由人及物,融情于景,烘托出诗人对诸弟与故园的怀念之情,这与“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楚辞·招隐士》)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全诗句句相承,首尾呼应,一气流转,浑然成章。虽只是写身边景、眼前事、心中想,但运笔空灵,含蓄深婉,极尽烘托之妙。在情景交融的和谐意境里,“手足情深”的主题得到了完美的呈现。千古之下,依然令人共鸣、感慨、以及羡慕、遗憾。

时下的年轻一代多为独生子女,“手足之情”已属稀罕,“手足情深”更是奢望,更何况“寒食”这一古老的传统节日早已被冷落,“把酒看花想手足”的哀婉意境,怕是只能在古人的诗句中去寻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