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01 星期二 农历乙巳年三月初四
名人名言
【原文】
位在十人之上者,必处十人之下;位在百人之上者,必处百人之下;位在天下之上者,必处天下之下。
【大意】
地位在十人之上,一定要身在十人之下;地位在一百人之上,一定要身在一百人之下;地位在全天下人们之上,一定要身在天下人们之下。
诗一首
征妇怨
九月匈奴杀边将,
汉军全没辽水上。
万里无人收白骨,
家家城下招魂葬。
妇人依倚子与夫,
同居贫贱心亦舒。
夫死战场子在腹,
妾身虽存如昼烛。
【译注】
唐代中后期,契丹大举入侵,唐代军队在辽河之战中全军覆没,给千万家庭带来了深重灾难。全诗以汉喻唐,描写战争的残酷及其给人民带来的灾难,用词简练,情思婉转。
“九月匈奴杀边将,汉军全没辽水上。”诗歌开门见山,点明征妇怨毒所由。“全没”二字力过千钧,从战况惨烈,伤亡惨重中突出事件的典型性,从而生发出征妇哀苦情感。
“万里无人收白骨,家家城下招魂葬。”诗人勾勒出一幅场面浩大的“城下群哭图”,由面及点,迂回入题。“白骨”二字,读来触目惊心。骨骼支离,抛于荒野,增强了诗歌的形象性。“家家”二字看似寻常,却暗承“全没”,以哀哭号呼强化了悲剧气氛,为下文征妇之哀作好铺垫。
然后转入正题,引出主人公“征妇”。“妇人依倚子与夫,同居贫贱心亦舒。”本应承上直抒哀痛,诗人却横挽逆插,宕开一笔,设想与丈夫儿子共同生活的舒心光景。有此铺垫,波澜顿生。平凡生活,竟成奢望。
面对现实,向往破灭,于是逼出下文“夫死战场子在腹,妾身虽存如昼烛。”夫死何以依靠?子生何以哺育?欲死则遗腹有子,求生则衣食无着。在家家痛哭之中诗人择取这一特定家庭,主人公生既不愿,死亦不得的悲惨境遇,在众多不幸家庭中酷烈尤甚,体现出事件的典型性。如是“夫死战场子在腹”,则悲剧气氛,相差何止千里。
结语以“昼烛”自喻,不仅以白昼烛光之多余见出痛不欲生情感,更以烛光之暗淡无光、摇曳不定展现出主人公的惨淡心境。设喻新颖贴切,内涵丰富。
诗歌以征妇的哀哭无告严厉抨击了唐室不恤民情,战争频仍。反战情绪之奔流腾踊、仁政思想之深厚诚挚,洋溢于篇章之中。此诗虽小,但谋篇布局转折多变。由群哭场面转至独哀镜头,以大衬小。又以向往转至现实,以乐衬哀。大小相形、哀乐相辅、正衬反衬、盘旋作势。结构针线绵密,起伏曲折,对哀情的表达起了渲染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