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22 星期六 农历己年二月廿三日

名人名言

【原文】

心无备虑,不可以应卒。

—— 墨子 05章 七患

【大意】

心中没有预先考虑应对事变的方法,就不能应付突发的事故。


诗一首

杜工部蜀中离席

〔唐〕李商隐

人生何处不离群?

世路干戈惜暂分。

雪岭未归天外使,

松州犹驻殿前军。

座中醉客延醒客,

江上晴云杂雨云。

美酒成都堪送老,

当垆仍是卓文君。

钦定四库全书荟要·集部·御定全唐诗 卷 539

【译注】

公元851年(宣宗大中五年)东川节度使柳仲郢授予李商隐为节度使府书记、检校工部郎中,直到公元852年(大中六年)春天,事毕,李商隐将返回梓州,在临行饯别的宴席上写了此诗,描绘战乱时与朋友惜别的感伤,也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感时伤势的心情。该诗是李商隐模仿杜甫的风格所写的诗。

“人生何处不离群?世路干戈惜暂分。”前句泛言人生离别的普遍,让读者在诘问中有所思考:人生多少悲欢离合,个人命运身不由己。诗人虽有无尽的感叹,但调子并不悲伤。既然离别在所难免,不如以旷达处之。后句转到“世路干戈”背景上,道出干戈中离别的感伤,思路跳跃奔腾,“大开大合,矫健绝伦”。读来,曲折顿挫、气势雄放,引出下文伤时感世之情。

“雪岭未归天外使,松州犹驻殿前军”,紧承上文“世路干戈”,写出了当前的动荡局势,从侧面指出时局的纷乱:使者久未回归,可见矛盾没有得到解决,局势不稳定;边境有大军驻扎,足以想象局势一触即发。两句诗气象阔大,感慨深沉,勾勒出边境历年战乱的紧张局面,饱含着诗人无限忧国伤时之情。

“座中醉客延醒客,江上晴云杂雨云”,从时事转入眼前:宴上醉客不断向醒客敬酒;远处江面晴云夹杂着雨云,不知天气会如何。“醉客”指饯行席上的醉者,暗喻其为不关心国事的庸碌之辈。“晴云”、“雨云”指天气的变幻不定,比喻局势动荡不安,透出诗人的无限忧虑。句中“醉客”对“醒客”,“晴云”对“雨云”,造句工整,富有音韵之美,运用了一语双关的手法,显得意义丰厚。这还是“当句对”,即不但上下句互相对仗,而且每句当中又自为对仗。这种手法始创于杜甫,如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但定型却在李商隐,他的诗歌中有大量类似之作,如“纵使有花兼有月,可堪无酒又无人”,“池光不定花光乱,日气初涵露气干”等,都用了这种手法。

全诗脉络精细,变化重重,颇具韵味。这也是李商隐极意学习杜诗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