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词

2025.03.19 星期三 农历乙巳年二月二十日

名人名言

【原文】

每见勤苦之人绝无痨疾,显达之士多出寒门,此亦盈虚消长之机,自然之理也。

——清 王永彬 围炉夜话

【大意】

常见勤勉刻苦之人绝对不得痨病,而显名闻达之士多为贫穷出身,这也是盈则亏,消则长,大自然固有的道理。


诗一首

宴词

〔唐〕王之涣

长堤春水绿悠悠,

畎入漳河一道流。

莫听声声催去棹,

桃溪浅处不胜舟。

钦定四库全书荟要·集部·御定全唐诗 卷 253

【译注】

这是一首饯行诗,从题目看,诗作于饯行宴进行之中。诗人虽有太多的惜别之情,但是诗中却没有一个愁字,好像是一幅春意盎然的山水画。然而细细品读,其中却隐含着诗人对好友的依依惜别的不舍之情。

“长堤春水绿悠悠,畎入漳河一道流”,前两句是说春天的河水在长长的河堤内悠悠地流着,田间的流水也汇入了漳河之中。时值仲春,宴会在漳河畔的长堤上举行。看到那河水缓缓流动,就联想到朋友将顺流而下,远走他乡。今日一去,何时再逢?看着一条条溪流归入漳河,诗人多么希望能跟随着朋友同舟共济,同去远方。

“莫听声声催去棹,桃溪浅处不胜舟”, 三、四句中,诗人一下子从视觉转到听觉和想象上。那远行的船就要起程,船夫在不断催促客人赶快上船。诗人叫朋友“莫听”船人的催唤声,因为他实在是不舍朋友起身离去。那浅浅的桃花溪水怎能承受这满载离情别意的船只。“桃溪浅处不胜舟”一句文字浅淡平实,表达的心情却厚重浓郁,体现出王之涣过人的诗歌创作艺术。

此诗写作者在宴席间所见、所闻、所思,以乐景表哀情,抒发了即将与朋友分手的愁思。田间春水尚能汇入漳河,诗人却不能与朋友同往,深感好景即失,盛宴难再,重逢无期的惆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