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17 星期一 农历乙巳年二月十八日
名人名言
【原文】
不矜细行,终累大德。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大意】
不注重细行,终究会损害大德,犹如筑九仞高的土山,差一筐土也无法成功。(不矜:即不慎重。细行:细小行为。累:累及。篑:盛土的竹筐。仞:八尺为一仞。)
诗一首
酬张祜处士 见寄长句四韵
七子论诗谁似公,
曹刘须在指挥中。
荐衡昔日知文举,
乞火无人作蒯通。
北极楼台长挂梦,
西江波浪远吞空。
可怜故国三千里,
虚唱歌词满六宫。
【译注】
该诗作于会昌五年(公元845年),杜牧时任池州刺史。张祜,家世显赫,人称张公子,有“海内名士”之誉。早年曾寓居姑苏。“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张祜以此诗得名。张祜有《江上旅泊呈池州杜员外》,此即唱和之作。诗人与张祜同是怀才不遇,深有感触而发,故这首和诗写得很有真情与深度。
首联“七子论诗谁似公?曹刘须在指挥中”,盛赞张祜诗才高绝,才华高过建安七子,连曹植与刘桢都不在话下。这是杜牧对张祜的过誉之词,但古人赠答诗常有客套话,也无足深怪。
颔联“荐衡昔日知文举,乞火无人作蒯通”,叙述张祜的遭遇:他曾得到宰相令狐楚的荐举,就像当年孔融推荐祢衡一样;但他没有遇着蒯通那样的人为之说好话,却碰到说坏话的元稹,以至于终身没有得到施展抱负的机会。诗人使用正反两个典故,十分含蓄得当。
颈联“北极楼台长挂梦,西江波浪远吞空”,表现张祜对朝廷始终不改其忠贞,隐居乡野也不放弃自己的志向:他在梦中还牵挂着朝廷,他的胸怀就像流经他所住之处的长江一样浩大,有并吞万里长空之势。以“北极”喻朝廷是诗中常用词语,而下句的“西江”既在形式上与上句的“北极”构成对仗,是对自然环境的描写,也是张祜胸怀抱负的曲喻,修辞十分巧妙。
“可怜故国三千里,虚唱歌词满六宫”,尾联归结到张祜文才高妙,而不得重用的遭遇上:他的《宫词》,在皇帝的后宫被宫女们传唱,可又有什么用呢?这并不能对他自己的身世遭遇有什么改变,故是“虚唱”;而“故国三千里”,一方面是张祜《宫词》的原句,另一方面也暗示张祜隐居乡野,距离朝廷遥远。全诗在深沉的慨叹中戛然终止,给人留下无穷感叹。
作者盛赞张的诗才,即使“建安七杰”也无法与之媲美。然由于朝廷不能赏识人才,致使张祜仕途不顺。作者谴责当权大臣妒贤嫉能、压制人才的腐朽现象,对张祜的不幸深表同情。
此诗用典巧妙自然,感情真挚深沉,写得颇有气势,表现了杜牧对张祜的赞赏。诗人郑谷有诗吟咏此事:“张生故国三千里,知者惟应杜紫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