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08 星期六 农历乙巳年二月初九

名人名言

【原文】

谓学不暇者,虽暇亦不能学矣。

—— 淮南子 说山训

【大意】

说没有时间学习的人,即使有了时间,也不会去学习求知。(人应当注重学识与道德的提升,而不能以“学不暇”为借口来逃避“学”。)


诗一首

题大庾岭北驿

〔唐〕宋之问

阳月南飞雁,

传闻至此回。

我行殊未已,

何日复归来。

江静潮初落,

林昏瘴不开。

明朝望乡处,

应见陇头梅。

钦定四库全书荟要·集部·御定全唐诗 卷 052

【译注】

此诗为705年(唐中宗神龙元年)宋之问被贬泷州(今广东罗定东南)途经大庾岭北驿时所作。武后中宗两朝,宋之问颇得宠幸,睿宗执政后他却成了谪罪之人,发配岭南,从高峰跌入深谷,胸中充满了忧伤和痛苦。当他到达大庾岭时,眼望那苍茫山色,想到一岭之隔,咫尺天涯,顿时迁谪失意的痛苦和怀土思乡的忧伤涌上心头,于是写了好几首诗。此乃其中之一。

“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首联写诗人看到的景象和联想。大庾岭有十月北雁南归至此不再过岭的传说。诗人怀乡的忧伤涌上心头,悲切之音脱口而出。

颔联表现诗人自己的处境: “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大雁于此停下不再南飞,而诗人还要继续南下,形成对比,引发诗人无限伤感。大雁尚且可以按时飞回北方,自己却不知何时才能回归。人不如雁的感慨深蕴其中。这一鲜明对照,把诗人忧伤、哀怨、思念、向往等内心情感表现得含蓄委婉而又深切感人。

颈联“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这景象又给诗人平添了一段忧伤。因为江潮落去,江水尚有平静的时候,而诗人心潮起伏,却无一刻安宁。丛林迷瞑,瘴气如烟,故乡望眼难寻;前路如何,难以卜知。失意的痛苦,乡思的烦恼,面对此景就更使他不堪忍受。

尾朕“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明晨踏上岭头的时候,再望一望故乡吧!虽然见不到她的踪影,但岭上盛开的梅花该是可以见到的!诗人怀乡之情升发到了最高点,然而却收得含吐不露。诗人没有续写实景,而是拓开一笔,虚拟一段情景来关合全诗。深化了主题,情韵醇厚,含悠然不尽之意,令人神驰遐想。

全诗写“愁”,却未着一“愁”字。尽管如此,诗人却写出了凄恻缠绵,愁绪满怀,在道景言情上别具匠心。全诗情景交融,用词考究,思乡之忧伤与行程之艰难紧密结合,表达了强烈的哀伤与沉痛之意,情真意切,感人肺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