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03 星期一 农历乙巳年二月初四

名人名言

【原文】

战必覆人之军,攻必凌人之城。

商君书 赏刑

【大意】

战就要消灭敌人的军队,进攻就要夺取敌方的城池。(战争可以消灭敌人的军队,夺取敌人的城市,从而实现政治目标。)


诗一首

秋尽

〔唐〕杜甫

秋尽东行且未回,

茅斋寄在少城隈。

篱边老却陶潜菊,

江上徒逢袁绍杯。

雪岭独看西日落,

剑门犹阻北人来。

不辞万里长为客,

怀抱何时得好开。

钦定四库全书荟要·集部·御定全唐诗 卷 227

【译注】

《秋尽》写于乾元二(759)年,当时杜甫为躲避战乱,入蜀投奔好友严武。然而,就在严武被召回京后不久,杜甫准备返回少城时,却遭遇了叛乱,不得不滞留梓州。此时,杜甫已经47岁,漂泊异乡,历经战乱,苦闷与无奈可想而知。此诗正是作于这样的背景之下,反映了杜甫当时的心情与境遇。

“秋尽东行且未回,茅斋寄在少城隈”,开篇点明了时间、地点和诗人的行踪。秋天已尽,诗人东行却未能返回,他的茅屋在少城的角落里。这里的“秋尽”不仅指时间的流逝,更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悲凉与无奈。“茅斋寄在少城隈”写出了诗人在异乡漂泊的孤独与无助。

颔联“篱边老却陶潜菊,江上徒逢袁绍杯”,诗人借用陶渊明和袁绍的典故,表达了自己对现状的感慨。篱边菊花已经老去,如同诗人老去的心;而江上徒然遇到袁绍的酒杯,却无法像郑玄那样受到礼遇。这里的“陶潜菊”和“袁绍杯”都是借古喻今,表达诗人对现实的失望与无奈。

颈联“雪岭独看西日落,剑门犹阻北人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孤独与困境。他怀念故士,独自在雪岭上观看西日的落下,而剑门却仍然阻挡着北人的到来。“雪岭”和“剑门”都是实写,而“独看”和“犹阻”则写出了诗人的孤独与无奈。他渴望有人能够理解他的心情,但现实却让他感到绝望。

尾联“不辞万里长为客,怀抱何时得好开”,诗人发出了深沉的感慨:他不辞万里地漂泊他乡,只为寻找一个能够安放自己心灵的地方。然而,他的怀抱却何时能够得到真正的舒展和开放呢?这里的“不辞万里”和“怀抱何时得好开”都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望和对现实的无奈,希望有一天能够找到真正的归宿,但现实却让他感到遥不可及。

此诗以深沉的情感和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秋尽时的漂泊与孤独,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和典故的运用表达了对现实的失望和对未来的期待,充满了对人生和命运的感慨与反思,令人深刻感受到了他内心的苦闷与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