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20 星期四 农历乙巳年正月廿三日
名人名言
【原文】
提得起,放得下,算得到,做得完,看得破,撇得开。
【大意】
做人要有器量,遇事能拿得起;做一件事时,知道变通,该放手时就放手;做事要有计划;做事就要力图做得完美;要看得透彻,麻烦事想撇即撇得开。
诗一首
宫词五首 其二
玉楼天半起笙歌,
风送宫嫔笑语和。
月殿影开闻夜漏,
水晶帘卷近秋河。
【译注】
这是《宫词五首》中的第二首,为五首中最为精致的一首。这首诗意境清复俊逸,意旨含蓄隐约。有关它的主题却众说纷纭。有人说是追忆华清宫的旧事,有人说是抒写宫娥的怨愁。两种说法都有道理,因为就全组诗来看,确是在追忆往事。但是拈出这一首来,写的又实在就是一位失意的宫嫔。其实宫中诸种情事,都不妨作为追忆的对象,既然如此,不妨折衷地理解:顾况追忆的,本就是华清宫殿里宫人们的生活状态。
“玉楼天半起笙歌”,有人据此句认定,这首诗写的是位于骊山上的华清宫殿。半山上的宫殿,固然可以说是天半笙歌,但却不可拘泥地这样理解。“天半”本来就是人的心理感觉。在普通人看来,那的确是高高在上遥不可及的。在遭受冷落的宫人看来,玉楼上皇帝举行的欢宴,离自己是那么的遥远,仿佛是天上的楼台,永远无法到达。虽然如此,“风送宫嫔笑语和”,那欢宴的声音还是清晰地传入了女主人公的耳中。不仅有吹笙唱曲的声音,连宫嫔们的调笑声也听得清清楚楚。她们欢笑喜悦,更反衬出女主人公心情的黯淡与忧伤。
后面两句写女主人公这边的状态:“月殿影开闻夜漏,水晶帘卷近秋河。”月亮照着殿堂,在地上留下了淡淡的影子。铜壶滴漏的声音也漓滴答答地响起,敲在女主人公的心头。这一切都在提醒她,夜已经深了。因为漏声都能听见,说明玉楼中暄闹的宴会也已经结束,皇帝和宠妃都回去休息了。可是,女主人公睡不着。她卷起帘子,仰望夜空,觉得那天上的银河,离自己却非常近。这一句非常切合人物心理。当一个人遭到他人疏远的时侯,往往会对另一件事物产生莫名的亲近感。这里写她觉得银河近,是从反面写离君恩的遥远,与首句的“玉楼天半”相对应。同时后两句的冷清寂寞与前两句的热闹喧哗也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在对比中,传达了失意者深深的哀怨。
这首诗造语风雅,言外见意,哀而不伤。通过欢乐与冷寂的对比,从侧面展示了失宠宫女的痛苦心理。诗中以他人得宠的欢乐反衬女主人公失宠的凄寂。殿里笙歌阵阵笑语欢声,而自己却在独听更漏,遥望星河,长夜不寐。一闹一静,一荣一枯,对比鲜明,从中道出了盛唐时期统治阶级的腐败和堕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