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19 星期三 农历乙巳年正月廿三日

名人名言

【原文】

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

—— 史记 游侠列传

【大意】

言语要诚信,行为要果敢,已经许下的诺言要去履行。(果:坚定而不动摇。 诚信、果敢、守诺是司马迁对游侠品格的概括,也是君子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更是为人处世的根本准则。)


诗一首

隋宫

〔唐〕李商隐

紫泉宫殿锁烟霞,

欲取芜城作帝家。

玉玺不缘归日角,

锦帆应是到天涯。

于今腐草无萤火,

终古垂杨有暮鸦。

地下若逢陈后主,

岂宜重问后庭花。

钦定四库全书荟要·集部·御定全唐诗 卷 539

【译注】

此诗是诗人晚年江东之游时所作,约作于宣宗大中十一年,与其同名七绝诗同时,当时李商隐因柳仲郢推荐任盐铁推官游于江东。

“紫泉宫殿锁烟霞,欲取芜城作帝家”首联点题。诗人把长安的宫殿和“烟霞”联系起来,形容它巍峨壮丽,高耸入云。可是如此巍峨的宫殿,空锁于烟霞,而皇帝更愿意住在芜城。不居长安另取江都,隋炀帝贪图享乐、为所欲为的本性已隐隐揭出。一写景,一叙事,一暗写,一明说,写法虽异,但都是围绕批判亡国之君的。

三、四句“玉玺不缘归日角,锦帆应是到天涯”。如果不是皇帝的玉印落到了李渊之手,杨广不会以游幸江都为满足,他的锦帆大概一直会飘到天边去。诗人从隋炀帝贪图游乐的史实中信笔拈取他耽于乘舟出游这一典型事例,予以讽刺。用笔亦实亦虚,虚实结合。“实”,是因为它是以史实和隋场帝贪图逸游的性格特征为依据的,所以尽管夸大其事,而终不失史实和人物性格之真;“虚”,是因为揉入了诗人的艺术想象。

“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颈联涉及有关杨广逸游的两个故实。一个是放萤:杨广曾在洛阳景华宫征得萤火虫数斛,“夜出游山放之,光遍岩谷”;在江都也放萤取乐,还修了个“放萤院”。另一个是栽柳:白居易在《隋堤柳》中写道:“大业年中炀天子,种柳成行夹流水;西至黄河东至淮,绿影一千三百里。”把“萤火”和“腐草”、“垂杨”和“暮鸦”联系起来,于一“有”一“无”的鲜明对比中感慨今昔,深寓荒淫亡国的历史教训。

尾联“地下若逢陈后主,岂宜重问后庭花”用杨广与陈叔宝梦中相遇,以假设、反诘的语气,把批判荒淫亡国的主题揭示出来。诗人在最后发问:他如果在地下遇见陈叔宝,难道还好意思再请其爱妃张丽华舞一曲《后庭花》吗?问而不答,余味无穷。

此诗取材于前朝亡国故实,以诗的语言,批判亡国之君,晓喻晚唐皇上,立意高远。篇中以实词撑住全诗,以虚词斡旋其间,取得了既整饬工严又生动活泼的艺术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