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13 星期四 农历乙巳年正月十六日

名人名言

【原文】

人有所优,固有所劣;人有所工,固有所拙。

论衡 卷二十八

【大意】

每个人都有优点和长处,但也有缺点和不足;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一面,但也有不擅长的一面。(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提醒人们要学会客观看待他人和自身的不足。)


诗一首

夕次盱眙县

〔唐〕韦应物

落帆逗淮镇,

停舫临孤驿。

浩浩风起波,

冥冥日沉夕。

人归山郭暗,

雁下芦洲白。

独夜忆秦关,

听钟未眠客。

钦定四库全书荟要·集部·御定全唐诗 卷 191

【译注】

此诗当作于唐德宗建中三年(783年),时诗人出任滁州刺史。盱眙为县名,韦应物自长安赴滁州经过此地。

这首诗写诗人旅途中的客思,因路遇风波而夕次孤驿,驿中所见尽是秋日傍晚的萧索景象。作者夜听寒钟,思念故乡,彻夜未眠。一片思乡之情全在景物的描写之中。诗的妙处在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夜间旷野苍凉凄清,风尘飘泊,羁旅中的愁思强烈感人。

首联点题,“落帆逗淮镇,停舫临孤驿”,交代时间地点,自然引出停船所见景物。“孤”含有孤寂之意,奠定全诗感情基调。“落帆”、“停舫”意为黄昏时分船要泊岸停靠。

颔联“浩浩风起波,冥冥日沉夕”承接首联。“风起波”与“日沉夕”描写夜晚江边景象。傍晚因路途风波,不得已而停舫孤驿,交代停泊原因,也写出羁旅奔波的艰辛。晚风劲吹,水波浩荡,夕阳沉落,暮色昏暗,以旷野苍凉凄清的夜景烘托内心漂泊异乡的凄苦心情。

颈联“人归山郭暗,雁下芦洲白”,描写停舟靠岸后放眼所见景象。“山郭暗”“芦洲白”写夜色降临之景;“人归”、“雁下”意为随着夜色降临,在外的人们回到家中,高飞的大雁也停下休息。日落黄昏是人回家鸟回巢的时刻,眼见人们回家尽享家的温馨以解一天的疲惫,鸟儿也有温暖的巢得一安眠,反观自身却是孤身一人,流落天涯,有家不能回,无限酸楚顿上心头,颇有“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之味。此处精选意象,运用色彩明暗对比渲染了凄冷的意境。景中寓情,借景抒情,借人归雁下表达羁旅乡思之情,反衬作者客居异乡的凄苦惆怅。

尾联“独夜忆秦关,听钟未眠客”:“独夜”“听钟”“未眠”也处处点“夕”,处处写夜,写出乡思客愁之深。

韦应物诗风委婉含蓄,借物抒情。在此诗中运用很多意境,如“浩浩风起波,冥冥日沉夕。人归山郭暗,雁下芦洲白。”在这一点上与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如出一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