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10 星期一 农历乙巳年正月十三日

名人名言

【原文】

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

说苑 建本

【大意】

荒废了最好的学习时间,即使勤奋刻苦,也很难成就大业。(此句说明了学习时机的重要性,在身体和记忆力都在最佳时期时,要抓住机会,勤奋学习。)


诗一首

赠内人

〔唐〕张祜

禁门宫树月痕过,

媚眼惟看宿鹭窠。

斜拔玉钗灯影畔,

剔开红焰救飞蛾。

钦定四库全书荟要·集部·御定全唐诗 卷 511

【译注】

这是一首宫怨诗,但诗人匠心独运,不落窠臼,既不正面描写宫女的凄凉寂寞的生活,也不直接道出她们的愁肠万转的怨情,而只从她们中间一个人在月下和灯畔的两个颇为微妙的动作,折射出她们的处境和心情。

诗的首句“禁门宫树月痕过”,乍看是一个平常的写景句子,而诗人在用字遣词上却费了一番斟酌。“禁门宫树”点明地点,但是门曰“禁门”,而树曰“宫树”,就烘托出了宫禁森严、重门深闭的气氛。“月痕过”点明时间,但月而曰“月痕”,就给人以暗淡朦胧之感,而接以一个“过”字,更有深意存乎其中,既暗示即将出场的月下之人在百无聊赖之中,伫立凝望已久,又从光阴的流逝中暗示此人青春的虚度。

“媚眼惟看宿鹭窠”,第二句紧承上句所写的禁门月过树梢之景,引出了地面上仰首望景之人。“媚眼”两字,说明望景之人是一位女性,而且是一位美貌的少女。但可怜这位美貌的少女空有明媚的双目,她不能看不到禁门外的世界。此刻在月光掩映之下,她正在看宿鹭的窠巢,不仅是看,而且是“惟看”。这是因为在如同牢狱的宫禁中,环境单调得实在没有东西可看,她无可奈何地惟有把目光投向那高高在宫树之上的鹭窠;也可能因为,周围可看的景物虽多,而惟有树梢的鹭窠富有生活气息,所以吸引了她的视线。诗人没有进一步揭示她在“惟看宿鹭窠”时的内心活动,这是留待读者去想象的。不妨假设,此时月过宫树,飞鸟早已投林。她会想:飞鸟还有归宿,还有“家庭”,它们还可以在广大的天地中游翔,而自己不知何时才能走出牢笼,重回人间。一双媚眼所注充满了对自由的渴望,对幸福的憧憬。

诗的下半首变换了一个场景,把镜头从户外转向户内,从宫院的树梢移到室内的灯下,现出了一个斜拔玉钗拨救飞蛾的近景。前一句“斜拔玉钗灯影畔”,是用细腻的笔触描画出了诗中人的一个极其优美的女性动作,显示了这位少女的风姿。后句“剔开红焰救飞蛾”,是说明“斜拔玉钗”的意向所在,显示了这位少女的善良之心。这里诗人也没有进一步揭示她的内心活动,而读者自会这样设想:如果说她看到飞鸟归巢会感伤自己还不如飞鸟,那么,当她看到飞蛾投火会感伤自己的命运好似飞蛾,而剔开红焰,救出飞蛾,既是对飞蛾的一腔同情,也是出于自我哀怜。

这是一首造意深曲耐人寻味的宫怨诗,在艺术构思和表现手法上有其与众不同的特色。

唐代著名诗人张祜的诗歌富有感染力,风格独特。《全唐诗》收录其诗349首,不仅在中晚唐诗坛上独树一帜,而且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