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04 星期二 农历乙巳年正月初七
名人名言
【原文】
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约,大时不齐。
【大意】
德行高的人,不限于只担任某种官职;普遍的规律,不仅仅适用于那一件事物;有大信实的人,用不着他发誓才信任他;天有四季变化,无须划一,也会守时。(此句强调伟大的德行、根本的规律、真诚的信仰都是内在的、超越形式的,它们的价值和意义不受表面的限制。)
诗一首
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
高卧南斋时,
开帷月初吐。
清辉澹水木,
演漾在窗户。
冉冉几盈虚,
澄澄变今古。
美人清江畔,
是夜越吟苦。
千里共如何,
微风吹兰杜。
【译注】
玩月是该诗的主题。首句“高卧南斋时,开帷月初吐”,说诗人与堂弟隐居南斋时,观赏月亮刚刚出来时的情景。
“清辉澹水木,演漾在窗户”,月亮渐渐升高,清辉遍洒水和树木上,倾泻在窗户上。这两句写月光用“澹”字和“演漾”,逼真地写出了月光照下来时人对月光的感觉。
五、六句宕开一笔,写作者对于月亮的思考:“冉冉几盈虚,澄澄变今古。”亘古以来,月亮圆了又缺、缺了又圆。月光依然,而人生不常。
“美人清江畔,是夜越吟苦”,继而诗人悬想朋友崔少府也必定是在这月光之下、清江之畔赏月吟诗。诗人与朋友虽相隔千里之遥,但同在望月赏月。
最后一句“千里共如何,微风吹兰杜”,这句不说对朋友的思念,而写兰杜之芳。“兰杜”指的是兰花和杜若,都是香草。在中国古代文化中,香草常被用来象征美好的品质和高洁的品性。在这句诗中微风轻拂着散发芬芳的兰杜,描绘出一种静谧、美好的自然景象;另一方面,也借此暗示诗人所思念的友人崔少府具有如兰杜般高洁的品质和优雅的气质,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赞美之情。同时,这句诗也营造出一种清幽、淡雅的氛围,增添了诗歌的意境美,体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纯净真挚的情谊,尽管相隔千里,却能通过共赏明月、同享微风所带来的美好感觉,在精神上相互连接。
此诗写玩月思友,由月忆人。感慨清光依旧、人生聚散无常。诗的开头点出“南斋”;二句点“明月”;三、四句触发主题,写玩月;五、六句由玩月而生发写流光如逝,世事多变,七、八句转写忆故友;最后写故人的文章道德,恰如兰杜,芳香四溢,闻名遐迩。全诗笔不离月,景不离情,情景交融,景情相济,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