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02 星期日 农历乙巳年正月初五
名人名言
【原文】
宵行者能无为奸,而不能令狗无吠己。
【大意】
走夜路的人,可以保证自己不做坏事,但是却没有办法让狗不对着自己乱叫。(人可以行得正、做得端,但却不能阻止别人的议论。)
诗一首
寄扬州韩绰判官
青山隐隐水迢迢,
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
玉人何处教吹箫?
【译注】
唐文宗大和七年四月到九年初,杜牧曾在淮南节度使(使府在扬州)牛僧孺幕中作过推官和掌书记,和当时在幕任节度判官的韩绰相识。这首诗当是杜牧离扬州幕府后不久寄赠韩绰之作,写作时间约在大和九年秋或开成元年秋。杜牧在韩死后作过《哭韩绰》诗,由此可见他与韩绰友情甚笃。
这是一首调笑诗。诗的头两句写景,从山川物候写长江以南地区的景色,和后面两句形成对比。“青山隐隐水迢迢”,诗人站在江边,隐约遥见长江对岸青山逶迤,隐于天际,江水如带,迢迢不断。“隐隐”和”迢迢”两对叠字不但画出了山清水秀的江南风貌, 而且暗示着诗人与友人之间山遥水长的空间距离,那抑扬的声调中仿佛还荡漾着诗人思念他往日在江南的似水柔情。
“秋尽江南草未凋”是诗人站在江北,遥想江南的秋景。此时时令已过深秋,他所在的江北早已是草木凋零,一派晚秋的萧条冷落,而江南依然青山绿水,风光旖旎秀美,他十分怀念热闹繁花之乡的老朋友。
“二十四桥明月夜”,二十四桥,一说扬州城里原有二十四座桥,一说即吴家砖桥,因古时有二十四位美人吹箫于桥上而得名。明月照在扬州名胜二十四桥上,如诗如画、如梦如幻,惆怅情思引人遐想,月色夜景令人眷念。
“玉人何处教吹箫”,“玉人”,既可借以形容美丽洁白的女子,又可比喻风流俊美的才郎。从寄赠诗的作法及末句中的“教”字看,此处玉人当指韩绰。这句意思是“韩绰,我的老友,当此秋尽之时,你这美人每夜是在何处教人吹箫取乐呢?”诗人本是问候友人近况,却故意用玩笑的口吻与韩绰调侃,不但友人风流倜傥的才貌依稀可见,两人亲昵深厚的友情也得以重温。诗人以调侃的语气问韩绰,实际上也是他对江南风光的怀念。
这幅用回忆和想像织成的明月桥上教吹箫的图景透露了诗人对扬州繁华景象让风流才子们醉心不已的生活的怀恋,借此寄托了对往日旧游之地的思念,重温了彼此同游的情谊;既含蓄地表现了对老朋友的善意调侃,又对其现在的生活表示了无限钦慕。
这首诗以优美的笔触描绘了秋末江南的景色,巧妙地将对友人的思念融入其中,意境深远,情感细腻,读来令人陶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