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17 星期五 农历甲辰年腊月十八日
名人名言
【原文】
利之所在,虽千仞之山无所不上,深源之下,无所不入焉。
【大意】
凡是有利的地方,虽然是极高的山,没有不可以上去的;即令有极深的水,没有不可以下去的。(此句说明了利益的诱惑性,有人会为了自身的利益做出任何事情。)
诗一首
秋雨叹三首 其一
雨中百草秋烂死,
阶下决明颜色鲜。
著叶满枝翠羽盖,
开花无数黄金钱。
凉风萧萧吹汝急,
恐汝后时难独立。
堂上书生空白头,
临风三嗅馨香泣。
【译注】
《秋雨叹三首》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三载(754年),时杜甫居长安下杜城。那年秋天,下了六十多天雨。庄稼歉收,粮食匮乏,房屋毁坏,民不聊生。当朝宰相杨国忠却找来个别长得好的禾苗向唐玄宗报告说:“雨虽多,不害稼也。”杜甫这三首《秋雨叹》形象而真实地描述了当时的情景。
“雨中百草秋烂死”,首句写秋雨摧残了一切生物。秋日杀,万物凋而百感生。而“阶下决明颜色鲜”句急转,仿佛忽见秋雨昏昼之中一点点微光居于自己的青春,天真地向季节的刀刃炫耀着初生的花叶。
“著叶满枝翠羽盖,开花无数黄金钱。”翠羽盖是富家的装饰,黄金钱更是富贵的象征,然而这不过是出自小植物微弱的生命,是瞬息的现象而已。一待秋深,便无复“翠羽盖”与“黄金钱”。小植物终究是小植物,故言“凉风萧萧吹汝急,恐汝后时难独立。”至此决明之悲渐伏,而书生自身之悲渐起,决明之生命正如书生之命运,于人世昏暗之时独居内心一隅,经营着超然的诗书。本草书中言“决明”其物有明目去翳之功,诗书亦复如是。
而诗书文字之美,意象之璀璨,也如“著叶满枝翠羽盖,开花无数黄金钱”,在纸上无比煊赫。书生只是纸上的豪杰,斗室的君王,当人世之秋忽至,也只显斯文之迂腐无用。
“凉风萧萧吹汝急”是恒久的恐惧,“恐汝后时难独立”是残酷的烦扰。“书生”是青春朝气的称名,也是受人敬仰的身份,然若所读书终未能转为功名或入世之资本,“书生”便只代表了迂腐与弱势。昔年的寒窗苦,去岁的俊逸,皆随头发变白而化作一片虚无。
书生面向浑浊的窗外,外面的人世是无底的深渊,独立的出路是百绕的死结,在无尽的焦虑与无奈的尽头他将关注点暂时转向风中决明馨香的安慰:“临风三嗅馨香泣”,那香气瞬息缥缈易逝的情景也正如他的诗和他的生命。
此诗以雨中稼禾烂死与阶下决明的鲜艳形成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决明虽生机勃勃,却无法抵挡秋风的侵袭,令人颇感无奈与悲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