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11 星期六 农历甲辰年腊月十二日
名人名言
【原文】
不能容人者无亲,无亲者尽人。
【大意】
不能容人的人没有亲近的人,没有亲近的人也就为人们所弃绝。
诗一首
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译注】
此诗开头借诸一件古物对前朝人、事、物的慨叹。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这两句意为折断的战戟沉在泥沙中并未被锈蚀,自己将其磨洗后认出是前朝战争遗物。沙里沉埋着断戟,点出了此地曾有过历史风云。战戟折断沉于泥沙,暗含岁月流逝而有物是人非之感。正是由于发现了这件沉埋六百多年锈迹斑斑的“折戟”,让诗人思绪万千,因此他磨洗干净,辨认一番,发现原来是赤壁之战遗留下来的兵器。这前朝的遗物又进一步引发作者浮想联翩的思绪,为后文抒怀作了铺垫。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是久为人们传诵的佳句,意为倘若当年东风不助周瑜火烧曹营,那铜雀台就会深锁东吴二乔。这里涉及到历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战。杜牧本人有经邦济世之才,通晓政治军事,对历史时事非常熟悉。赤壁之战结局是吴胜曹败,作者提出了一个与历史相反的假设。诗人并未直言战争的结局,而是说“铜雀春深锁二乔”。铜雀台乃曹操淫乐之所,蓄姬妾歌妓于其中。铜雀台让人不禁联想到曹操的风流,又言“春深”更加深了风流韵味,最后用一个“锁”字,突显其金屋藏娇之意。诗人把硝烟弥漫的战争胜负写得如此蕴藉而令人叹服。
从艺术上看,诗人杜牧在前两句用了以假作真的虚托手法,这是唐代诗人写诗作文的常用之法,写当朝的人或事而假借于前朝的来写;诗中运用了以小见大的手法,后两句写战争的胜负时,并未点破,而是通过大小二乔两个具有特殊身份的女子的命运来设想东吴败亡的结局可谓别出心裁。试想,若东吴前国主和当朝主帅之妻均被曹军掳去锁于铜雀台,战争结局则不言自明。全诗既生动形象,又含蓄蕴藉,富有情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