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08 星期二 农历甲辰年九月初六

名人名言

【原文】

贪满者多损,谦卑者多福。

〔宋〕欧阳修·易或问

【大意】

贪心自满的人多受损害,谦虚退让的人多得好处。


诗一首

归雁

〔唐〕钱起

潇湘何事等闲回?

水碧沙明两岸苔。

二十五弦弹夜月,

不胜清怨却飞来。

钦定四库全书荟要·集部·御定全唐诗 卷 239

【译注】

钱起是“大历十才子”之冠,浙江吴兴(今湖州一带)人,唐天宝进士,曾任蓝田尉,官终尚书考功郎中、翰林学士。他入任之后,长期客居北方,见大雁自南方归来,触动情怀,写下此诗。

这首《归雁》假借与雁的问答披露春夜的感受,以婉转流利的形式寄寓了深长的情思。在这里,诗人自己的旅愁和乡思是作诗的原动力,而南来的大雁和瑟曲使诗人获得灵感,孕育了他的创作激情。

首联诗人询问归雁:“潇湘何事等闲回?水碧沙明两岸苔。”传说大雁南飞越冬,到了衡山回雁峰即转回。所以诗人有此一问:南来的雁,你为何离开潇湘那水碧沙明两岸长满莓苔,既安静又富饶的地方,而千里迢迢地飞回北方来呢?

次联是代归雁作答:“二十五弦弹夜月,不胜清怨却飞来。”因为那里有湘灵在夜月下鼓瑟,我禁不住那曲调的清冷悲怨,所以才折返回来。这个回答完全是想象之词,但暗暗地牵出了湘灵鼓瑟的传说,使读者闭目即能想见月夜之下在江边弹奏乐曲倾诉哀怨的女子形象,从而产生不忍卒听的反应。于是,读者便理解了大雁"却飞"(即折返而飞)的理由,进而通过诗人同归雁的问答,体察到诗人身羁北方而怀念南方家乡的感情。这正是钱起写这首诗想要表达的心情。

这首诗设问突兀,构思奇妙。写雁而没有“雁”字,只传其神,不拟其形,以雁拟人,而无一喻词,令人叹服。“水碧沙明”句极写湘江之美;湘江极美,雁却离开。其主题寄托了游子的情思,说明潇湘的山水“虽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王粲《登楼赋》)的原因。

此诗构思巧妙新颖、想象丰富、笔法空灵、抒情婉转、意趣含蕴。它以独特的艺术特色,而成为引人注目的咏雁名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