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21 星期一 农历癸卯年七月初六
名人名言
【原文】
为恶而畏人知,恶中犹有善路;为善而急人知,善处即是恶根。
【大意】
作恶的人如果害怕自己的恶行被人知道,此时尚留一丝良知。而做好事的人若是急功好名,唯恐天下不知,则常常好心办坏事,他越去做,反而犯的错越大。
诗一首
花非花
花非花,雾非雾。
夜半来,天明去。
来如春梦几多时?
去似朝云无觅处。
【译注】
《花非花》表达了人生如梦的感慨,诗取前三字为题,近乎“无题”。
“花非花,雾非雾”给人以朦胧的感觉,但“非花”、“非雾”却包含了一个不言而喻的前提:似花,似雾。但从“夜半来,天明去”可知所咏之物短暂易逝,颇使人感觉好像是在说梦;而从下句“来如春梦”四字来看,又不然了。“梦”原来也是一比。“来”、“去”有呈上启下的作用。“夜半来”是春梦,春梦虽美却短,于是引出“来如春梦几多时”。“天明”见朝霞,朝霞虽美却短暂,容易消散,最后引出“去似朝云无觅处。”
此诗由一连串的比喻构成,这叫博喻。它们如行云流水,环环相扣,就像一个谜,诗的意境蒙上了一层朦胧的色彩。
全诗由一连串的比喻构成,在朦胧中又有节奏整饬(音翅)与错综之美,是一首情诗的佳作,后人曾谱为曲子并且广为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