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22 星期六 农历癸卯年六月初五
名人名言
【原文】
留七分正经,以度生;留三分痴呆,以防死。
【大意】
人最高的智慧就是“难得糊涂”,凡事不要做绝,要留有余地,与人方便,与己方便,七分正直,三分糊涂。(此句展现了一种生活智慧,人们在生活中应该保持适度的平衡,面对挑战时保持冷静、严肃的态度,同时也要保持轻松和愉悦的状态。)
诗一首
行路难 其一
金樽清酒斗十千,
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
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
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
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
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译注】
公元742年(天宝元年)李白奉诏入京,担任翰林供奉,却没被唐玄宗重用,还受到权臣的谗毁排挤,两年后被“赐金放还”,变相撵出了长安。李白被逼出京,朋友们都来为他饯行。求仕无望的他深感仕路的艰难,满怀愤慨写下了此篇。
前四句“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写李白被“赐金放还”时,友人设盛宴为之饯行。李白嗜酒,若在平时,这美酒佳肴,再加上朋友的一片盛情,肯定是会“一饮三百杯”的。然而,这一次他却放下杯筷,无心进餐。他离开座席拔剑四顾,心绪茫然。停、投、拔、顾四个连续的动作,形象地显示了内心的苦闷抑郁和感情的激荡变化。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紧承“心茫然”,正面写“行路难”。诗人用“冰塞川”、“雪满山”象征人生道路的艰难险阻,具有比兴意味。一个怀有伟大政治抱负的人物,被“赐金还山”,撵出了长安,正像是遇到了冰塞黄河、雪拥太行。但是李白并非那种软弱的性格,“拔剑四顾”,就表示不甘消沉,而要继续追求。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诗人在茫然之中,想到两位开始在政治上并不顺利,而最后大有作为的人物:一位是姜尚,九十岁在磻溪钓鱼,得遇文王;一位是伊尹,在受商汤聘前曾梦见自己乘舟绕日月而过。两位历史人物的经历,给诗人增加了信心。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姜尚、伊尹的遇合固然增加了对未来的信心,但当他的思路回到眼前现实中来时,又再一次感到人生道路的艰难。离筵瞻望前程,只觉前路歧途甚多,不知路在何方,但李白决不愿在离筵上表现自己气馁。他那积极用世的强烈要求,终于使他再次摆脱了歧路彷徨的苦闷,唱出了充满信心与展望的强音:“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他相信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仍能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
这首诗在七言歌行中只能算是短篇,但它跳荡纵横,具有长篇的气势格局。其原因就在于它揭示了诗人感情的激荡起伏、复杂变化。诗的一开头,“金樽美酒”,“玉盘珍羞”,让人感觉是一个欢乐的宴会,但紧接着“停杯投箸”、“拔剑四顾”两个细节显示了感情波涛的强烈冲击。中间四句慨叹“冰塞川”、“雪满山”,又看到了姜尚、伊尹由微贱而得到君主重用。诗人的心理变化交替。最后一句节奏短促、跳跃,完全是急切不安状态下的内心独白,传达出进退失据而又要继续探索追求的复杂心理。结尾二句境界顿开,唱出了高昂乐观的调子,相信他自己的理想抱负总有实现的一天。
通过层层迭迭的感情起伏变化显示了黑暗污浊的政治现实对诗人的宏大理想抱负的阻遏,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强烈苦闷和不平,突出表现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他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展示了诗人力图挣脱出来的强大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