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19 星期三 农历癸卯年闰二月廿九日

名人名言

【原文】

打算精明,自谓自计,然败祖父子家声者,必此人也;朴实浑厚,初无甚奇,然培子孙之元气者,必此人也。

〔明〕洪应明

【大意】

凡事斤斤计较,毫不吃亏的人,自以为很成功,但是败坏祖宗名声的,必然是这种人。诚实俭朴而又宽厚待人的人,刚开始不见其有什么奇特的表现,然而使子孙有一种敦厚之气,历久不衰的,就是这种人。


诗一首

山中寡妇

〔唐〕杜荀鹤

夫因兵死守蓬茅,

麻苧衣衫鬓发焦。

桑柘废来犹纳税,

田园荒后尚征苗。

时挑野菜和根煮,

旋斫生柴带叶烧。

任是深山更深处,

也应无计避征徭。

钦定四库全书荟要·集部·御定全唐诗 卷 692

【译注】

唐朝末年,连年征战,造成“四海十年人杀尽”(《哭贝韬》),“山中鸟雀共民愁”(《山中对雪》)的悲惨局面,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痛苦。此诗首句“夫因兵死守蓬茅”就是从战乱着笔,概括了这位农妇的遭遇。战乱夺走了她的丈夫,迫使她孤苦一人逃进深山破茅草屋中避难。

次句“麻苧衣衫鬓发焦”,肖其貌而传其神:身着麻苧衣衫,鬓发枯黄,面容憔悴。

然而,即便对这样一个孤苦可怜的寡妇,统治者也不放过。“桑柘废来犹纳税,田园荒后尚征苗。”由于战争的破坏,桑柘伐尽,田园荒芜,官府却照旧逼税征苗。

“时挑野菜和根煮,旋斫生柴带叶烧。”只见她把挖来的野菜,连根须一起煮了吃。现砍来的新柴连叶一块燃烧。由此可以看出这位贫妇非人的生活。

最后,诗人面对民不聊生的黑暗现实,发出深沉的感慨,“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征徭。”“任是”和“也应”两个词用得十分到位,说明统治者的魔爪已是无处不在,那怕你逃到“深山更深处”,也无法摆脱赋税与徭役的罗网。

此诗揭示了在统治阶级残酷压榨下,劳动人民的悲惨遭遇,把寡妇的痛苦写到了极至,造成了一种悲剧氛围,从而使人民的痛苦和诗人的感情,通过生活场景的描写,自然流露出来,产生了感人的艺术力量。